养痈遗患


   痈:毒疮;患:祸害。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ǎng yōng yí huàn
成语注音 一ㄤˇ ㄩㄥ 一ˊ ㄏㄨㄢˋ
成语正音 “痈”,不能读作“yòng”。
成语简拼 yyyh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養癰遺患
成语英文 source of endless trouble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痈:毒疮;患:祸害。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




成语示例


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遗患,我之谓也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成语典故

犹“养痈成患”。《野叟曝言》一二○回:“议抚者不特养痈遗患,彼亦必不受;议剿者议发京军三万,云贵川广兵十二万,胜负未可知。”亦作“养痈贻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六回:“倘能利用他呢,未尝不可借他们的力量办点大事;要是不能利用他,这个‘养痈贻患’,也是不免的。”亦作“养痈贻害”。《清史稿.杨廷璋传》:“边地夷情,当审度事理,因时制宜。若专务持重,养痈贻害,弊不可胜言也。” 连动 生了毒疮不医治,会带来后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留下祸患。语本《后汉书·冯衍传》李贤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欧阳山《三家巷》:“这能怪谁呢? 这只能怪你们自己。~,咎由自取。△多用以说明不可轻易放过本可清除的坏人坏事。→养虎遗患姑息养奸 ?除恶务尽 斩草除根。 也作“养痈成患”、“养痈贻害”、“养痈贻患”、“养痈致患”、“养痈自患”、“养痈自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疽。吮~舐痔(喻不择手段地巴结,厚颜无耻地迎合权贵)。

丢失:~失。~落。 漏掉:~忘。~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抛弃:~弃。

忧虑:~得~失。忧~。 灾祸:~难。祸~。隐~。防~未然。 害病:~病。~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宦。 《說文》憂也。 《玉篇》禍也,疾也。 《廣韻》惡也,苦也。  又姓。  又叶胡玩切,音換。 《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如何乗苦心,矧復値秋晏。  又《韻補》叶熒絹切,音院。 《蘇軾·謝吳山神文》西湖堙塞,積歲之患。禱於有神,隂假其便。  又叶胡關切,音還。 《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張華·鷦鷯賦》動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順理,與物無患。◎按摶,安二字𠀤寒韻,還字山韻,古通。  又叶胡涓切,音懸。 《晉·樂章明君篇》雖欲盡忠誠,結舌不能言。結舌亦何憚,盡忠爲身患。〇按言字元韻,懸字先韻,古通。 《精薀》一中爲忠,二中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