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新竖异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iāo xīn shù yì
成语注音 ㄅ一ㄠ ㄒ一ㄣ ㄕㄨˋ 一ˋ
成语简拼 bxs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標新竪異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钱谦益《<外制集>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成语典故

竖:竖立,建立。参见[标新立异]。清.钱谦益《〈外制集〉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者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者纤。” 见“标新立异”。清·钱谦益《〈外制集〉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不久以前,刚才:~近。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姓。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立。~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琴。~起耳朵听。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着写。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新』

《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𠀤音辛。 《說文》取木也。  又《博雅》初也。 《易·大畜》日新其德。 《書·胤征》咸與惟新。 《詩·豳風》其新孔嘉。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又姓。 《晉語》新穆子。  又複姓。 《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 《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 《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又《韻補》叶蘇前切。 《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异』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𠀤音怡。 《廣韻》已也。 《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 《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 《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  又《集韻》發歎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𠀤怡去聲。 《說文》舉也。  又《廣韻》退也。  又與異通。 《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 《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𠀤移去聲。 《說文》分也,从廾从𢌿。𢌿予也。 《博雅》異分也。 《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又不同也。 《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 《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 《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  又怪也。 《釋名》異者,異於常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 《註》異猶怪也。 《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又奇也。 《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 《註》珍異,四時食物。 《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又違也。  又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又異,翹草名。 《爾雅·釋草》連異翹。  又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怡。 《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又叶弋質切,音逸。 《詩·小雅》亦祇以異。 《朱註》逸織反。 《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