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明·方孝孺《味菜轩记》:“贵而八珍九鼎之筵,贱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明 方孝孺《味菜轩记》:“贵而八珍九鼎之筵,贱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树〕即“栎( lì)树”。简称“橡”,如“~子”(橡树的果实)。 〔~胶树〕常绿乔木,枝细长,三个椭圆形小叶构成复叶,开白花,结球形蒴果。简称“橡”,如“~皮”。
吃,引申为忍受:~素。~荤。~痛(忍痛)。含辛~苦(原意吃苦辣的东西,引申为忍受辛苦)。~古涵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识)。 臭,败:“以~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柔软:“柔~而寡断。 菜:“菜~有畦”。 根互相牵连的样子:“拔茅~”。 姓。
〔~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蓝紫色,瘦果倒卵性。茎叶香气很浓,可入药。 豆类植物的叶子:~食(指粗劣的食物)。
饮;喝:“何不餔其糟而~其酾?” 指羹汤之类。
《唐韻》徐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似兩切,𠀤音樣。 《玉篇》栩實也。 《博雅》柔也。蔕有斗,可染皁。 《周禮·掌染註》謂之象斗,實可食。 《列子·說符篇》夏食菱芰,冬食橡栗。 《晉書·庾袞傳》與邑人入山拾橡。
『茹』《唐韻》人諸切,音如。 《集韻》《韻會》𠀤忍與切,音汝。 《正韻》而遇切,音孺。 《易·泰卦》拔茅連茹。 《王註》根相牽引貌。 《程傳》根之相連者。 又受也。 《詩·大雅》柔亦不茹。 又食也。 《禮·禮運》茹毛飮血。 《孟子》飯糗茹草。 《莊子·人閒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又食菜曰茹。 《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 《主莽傳》不茹園葵。 又啜也。 《爾雅·釋詁》啜,茹也。 又貪也,恣也。 《揚子·方言》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 《郭註》今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又《說文》茹,飯牛也。 《廣韻》飯馬也。 又度也。 《詩·邶風》不可以茹。 《小雅》玁狁匪茹。 《周頌》來咨來茹。 又柔也。 《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 《註》茹,柔堧也。 又臭敗也。 《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又《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 《註》物自死曰茹。 又菜茹。 《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 《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又草名。 《詩·鄭風》茹藘在阪。 《傳》茅蒐也。 《爾雅·釋草》茹,藘。 《註》今蒨草也。 又水名。 《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又陂名。 《魏志·劉馥傳》馥爲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又姓。 《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爲驃騎咨議。 《通志·氏族略·茹氏註》蠕蠕入中國爲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係,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
『藿』《唐韻》虛郭切,音霍。 《說文》作𧆑,尗之少也。 《詩·小雅》皎皎白駒,食我場藿。 《儀禮·公食大夫禮》牛藿。 《註》藿,豆葉。 又《爾雅·釋草》蔨,鹿藿。 《註》今鹿豆也。 又香草。 《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 《註》異物志曰:藿香,交阯有之。 又《洞冥記》釣影山,去昭河三萬里,丹藿生於影中,葉浮水上。 又《集韻》選委切,音髓。草木花敷貌。通作靃。 《楚辭·招隱》靑莎雜樹兮,薠草霍靡。亦作𧆑。 《江摠·燕燕于飛詩》銜花弄𧆑靡。
『歠』《廣韻》昌悅切《集韻》《韻會》姝悅切,𠀤音啜。 《說文》飮也。 《禮·曲禮》毋歠醢。 《楚辭·漁父》餔其糟而歠其醨。 又大飮也。 《禮·曲禮》毋流歠。 《鄭註》流歠,大歠,嫌欲疾也。 《枚乘·七發》小飰大歠,如湯沃雪。 《集韻》或作𣤌吷𠽶。○按歠與口部啜字別。啜,泣貌。《正譌》云俗作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