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廖辉英《红尘孽债》:“这从何说起?真是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需要:胆~大而心~细。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婉顺的样子。
增多:增~。追~。~倍。~封。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注解。~冕。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法。 施以某种动作:~以。不~考虑。 使程度增高:~工。~强。~剧。 超过:~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姓。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𠀤音浴。 《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 《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 《禮·曲禮》欲不可從。 《疏》心所貪愛爲欲。 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物欲。 《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 《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又《增韻》愛也。 《孟子》可欲之爲善。 《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又期願之辭。 《論語》我欲仁。 《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 《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又婉順貌。 《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又將然也。 《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 《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又與慾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註》與慾同。 又《集韻》《韻會》𠀤兪戍切,音裕。義同。 《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 《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又叶余律切,音聿。 《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加』《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𠀤音家。 《說文》語相增加也。从力口。 《徐曰》會意。 《爾雅·釋詁》重也。 《註》重𤴁也。 《玉篇》益也。 《論語》又何加焉。 又《廣韻》上也,陵也。 《論語》吾亦欲無加諸人。 《註》陵也。 又《增韻》施也,著也。 《禮·冠義》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又《韻補》叶居何切,音哥。 《東方朔·七諫》蓬艾親入御于牀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棄捐葯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又叶居之切,音姬。 《三略》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彊有所加。
『之』《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罪』《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