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í shuǐ chūn fēng
成语注音 一ˊ ㄕㄨㄟˇ ㄔㄨㄣ ㄈㄥ
成语简拼 ysc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沂水萅風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位霸王果然能照我家子晰公一般,领略些沂水春风乐趣,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了哇!”


成语典故

沂水:水名,源出山东曲阜东南的尼丘,流经曲阜、兖州,合于泗水。孔子生地。谓孔学的教益,师长的熏陶。元.吴澄《呈留丞相》诗:“只今沂水春风乐,千古寒江秋月心。”《儿女英雄传》三九回:“人生在世,既作了个盖世英雄,焉得不短如春梦!这位霸王果然能照我家子晰公一般,领略些沂水春风乐趣,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了哇!又怎得会短如春梦!” 偏正 沂水,源出山东曲阜东南的尼丘,孔子生地。谓从事教育工作,培育英才。语本《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儿女英雄传》39回:“人生在世,既作了个盖世英雄,焉得不短如春梦! 这位霸王果然能照我家子晰公一般,领略些~乐趣,自然上下与天地同流了哇! 又怎得会短如春梦?”△褒义。用于说明儒学的教益。→春风化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河〕水名,源出中国山东省,至江苏省入海。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河流:汉~。湘~。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液汁:~笔。墨~。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姓。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 生机:大地回~。 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沂』

《唐韻》《集韻》《韻會》𠀤魚衣切,音溰。水名。 《說文》水出東海費縣。一曰沂水出泰山,蓋靑州浸。 《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浸沂沭。 《水經注》沂水於下邳縣北西流,分爲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閒以爲圮,子房遇黃石公,卽此處。 《地理通釋》曾氏曰:徐州之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出尼丘山,西北逕魯之雩門,謂之沂水。出泰山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  又山名。四鎭之一。 《周禮·春官·大司樂》四鎭五嶽。 《註》靑州之沂山。  又地名。 《左傳·定五年》大敗夫㮣王于沂。 《註》沂,楚地。  又州名。本秦琅邪地,宋置北徐州,周攺沂州,今屬兗州府。  又沂水,縣名。本春秋鄆邑,今屬靑州府。俱見《廣輿記》。  又姓。 《一統志》有沭陽令沂州。  又《集韻》《正韻》𠀤魚巾切,音銀。器之釿鍔。釿或作沂。 《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  又《杜篤·論都賦》奮彗光,埽項軍,遂濟人難,蕩滌於泗沂。 《班固·答賔戲》張良受書於邳沂。俱作魚巾切。

『水』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𠀤稅上聲。 《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𠀤流,中有微陽之氣也。 《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 《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 《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 《又》水曰潤下。 《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 《易·乾卦》水流濕。 《說卦》坎爲水。 《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又六飮之一。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 《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又明水,所以共祭祀。 《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又《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𣻎二水之中。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黑水,國名,卽𩎟韐。  又露爲上池水。 《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 《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又姓。  又《韻補》叶式類切,音墜。 《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又叶呼委切,音毀。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又《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春』

《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𠀤蠢平聲。 《爾雅·釋天》春爲靑陽。 《註》氣淸而溫陽。 《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 《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 《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 《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 《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又姓。 《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又酒名。 《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又花名。 《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又《集韻》尺尹切,音蠢。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 《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