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见“沤珠槿艳”。[例]美丽的感觉如~,只有努力认真不断进取,才能得到最真实的。
长时间地浸泡:~麻。
水泡:浮~。
液体形成的许多细泡:~子。泡~。 指“唾沫”:相濡以~。
〔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花钟形,单生,通常有红、白、紫等颜色。茎的纤维可造纸或做蓑衣,花和种子可入药。
《唐韻》《集韻》《正韻》莫葛切《韻會》莫曷切,𠀤音末。水名。 《說文》水出蜀西徼外,東南入江。 又浮沫也。 《莊子·大宗師》相煦以濕,相濡以沫。 又涎沫也。 《莊子·至樂篇》乾餘骨之沫爲斯彌。 《註》沫,口中汁也。 又噴沫,跳波也。 《馬融·長笛賦》𤀰瀑噴沫。 又湯華也。 《陸羽·茶經》凡酌置諸盌,令沫餑均。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 又紅沫。 《酉陽雜俎》紅沫,煉丹砂爲黃金,碎以染筆,書入石中,削去逾明,名曰紅沫。 又已也。 《屈原·離騷》身服義而未沫。 又汗流貌。 《前漢·郊祀歌》霑赤汗,沫流赭。 《註》應劭曰:流沫如赭也。李奇曰:沫如靧面之靧。師古曰:沫沬兩通。沬者,言被面如頮也,字從水傍,午未之未,音呼內反。沫者,言汗流沫出也,字從水傍,本末之末,音亦如之。 又《韻補》叶謨杯切,音枚。 《屈原·離騷》芳菲菲而難𧇾兮,芬至今猶未沫。 又叶莫結切,音蔑。 《郭璞·江賦》濯翮疏風,鼓翅𦒑𦐴。揮弄灑珠,拊拂瀑𠖾。
『槿』《唐韻》居隱切《集韻》《韻會》几隱切,𠀤音謹。木槿,櫬也。 《玉篇》木槿,朝生夕隕,可食。亦作堇。 《禮·月令》木堇榮。一名舜。 《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一名椴,一名櫬。 《爾雅·釋草》椴,木槿。櫬,木槿。 《郭註》別二名也。白曰椴,赤曰櫬。一名日及。 《南方草木狀》赤槿,名日及。一名王蒸。 《陸璣·草木疏》齊魯之閒謂之王蒸。 又《集韻》渠巾切,音堇。柄也。 又《正韻》居忍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