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抄斩


   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ǎn mén chāo zhǎn
成语注音 ㄇㄢˇ ㄇㄣˊ ㄔㄠ ㄓㄢˇ
成语简拼 mmc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滿門抄斬
成语英文 one's whole family has been executed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到时候我们也好为你们说话,不搞满门抄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鲁迅《呐喊·阿Q正传》:“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成语典故

旧指全家财产被没收,人被处死刑。《五代史演义》第十六回:“赵岩逃至许州,为匡国节度使温韬所杀……岩家满门抄斩,自不必说。”丰子恺《口中剿匪记》:“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全部贪官,从此肃清。” 主谓 旧社会一种残酷的法律与刑罚。一人犯法,一家人甚至三代九族都要被斩尽杀绝。今比喻一人犯罪,祸及家族亲人。秦牧《黄金海岸》:“我因为家有老母和侄儿,怕惹来~,二来自己也没杀过人,心肠软,不敢应承。”△用于政治生活法令制度方面。→诛尽杀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姓。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 搜查而没收:~没(mò)。~家。~斩。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 同“绰”。

砍断:~断。~首。~决。~除。~草除根。~钉截铁。先~后奏。披荆~棘。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抄』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𠀤與鈔同。叉取也。 《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韓愈詩》匙抄爛飯穩送之。  又《廣韻》略取也。 《魏志·太祖紀註》抄略諸郡。  又《增韻》謄寫也。 《通俗文》遮取謂之抄,寫錄之目亦謂之抄。  又姓。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  又《集韻》楚絞切,音炒。抄掠也。  又《唐韻》初教切《集韻》《韻會》楚教切,𠀤鈔去聲。亦略取也。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摩挱之挱亦省作抄。 《集韻》或作摷。本作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