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汹涌


   澎湃:大浪互相撞击;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形容声势浩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éng pài xiōng yǒng
成语注音 ㄆㄥˊ ㄆㄞˋ ㄒㄩㄥ ㄩㄥˇ
成语简拼 ppx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澎湃:大浪互相撞击;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形容声势浩大。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曹靖华《飞花集》:“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花海中,徘徊,徘徊复徘徊,半生往事,如钱塘怒涛,澎湃汹涌,冲击心头!”


成语典故

曹靖华《飞花集》:“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花海中,徘徊,徘徊复徘徊,半生往事,如钱塘怒涛,澎湃汹涌,冲击心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湃〕a.形容波涛撞击,如“奔腾~~”;b.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如“热情~~的诗篇”。 溅:~了一身水。

〔澎~〕见“澎”。

〔~~〕a.波涛声,如“波声~~”。b.形容喧扰,如“天下~~”,“议论~~”;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来势~~”。 〔~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澎湃”。

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泉。~流。汹~。泪如泉~。 像水涌出:~现。~动。风起云~。天边~出一轮明月。

方言,河汊。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澎』

《廣韻》撫庚切《集韻》《韻會》披庚切,𠀤音磅。澎濞,水貌。一曰水聲。  又《廣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𠀤音彭。縣名,在東海。一曰擊水聲。

『湃』

《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怖拜切,𠀤音浿。 《玉篇》澎湃,水勢。 《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註》澎湃,波相戾也。  又《集韻》步拜切,音憊。義同。 《集韻》或作㵒。

『汹』

《集韻》與洶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拱切,音詾。 《說文》湧也。一曰洶涌,水聲。  又洶洶,鼓動聲。 《揚雄·羽獵賦》洶洶旭旭。  又《集韻》筍勇切,音竦。義同。  又《廣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𠀤音匈。義同。一曰水勢。 《左思·吳都賦》濞焉洶洶。

『涌』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𠀤音勇。 《說文》騰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又水名。 《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 《集韻》或作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