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寡欲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àn bó guǎ yù
成语注音 ㄉㄢˋ ㄅㄛˊ ㄍㄨㄚˇ ㄩˋ
成语简拼 dbg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澹泊寡慾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成语典故

澹泊:也作“淡泊”。恬淡,不追逐名利。不追逐名利,没有过多的欲望。形容心境恬淡,无名利之心。语本三国.魏.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恬乐而长吟。” 其他 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三国魏·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多用于欲望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恬静、安然的样子:~泊。~漠。~薄。恬~。 水波纡缓的样子:~淡。~~。

〔~台〕复姓。

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 停留:飘~。 〔落(luò)~〕见“落1”。 安静:淡~(亦作“澹泊”)。

湖:湖~。水~。血~(一大滩血)。

少,缺少:~薄。~恩。~陋。~趣。优柔~断。~不敌众。孤陋~闻。~廉鲜(xiǎn )耻(不廉洁,不知耻)。清心~欲。 淡而无味:~味。清汤~水。 妇女死了丈夫:~妇。~母。~居。守~。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需要:胆~大而心~细。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婉顺的样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澹』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𠀤談上聲。澹淡,水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註》淡,音琰。  又水名。 《水經注》澹水承澧水于作唐縣。  又恬靜也。 《老子·道德經》澹兮其若海。  又平澹也。 《韓愈詩》姦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澹。  又動也。 《前漢·郊祀歌》相放𢘍,震澹心。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啖。水搖動貌。 《宋玉·高唐賦》水澹澹而盤紆。  又安也。 《前漢·郊祀歌》澹容與,獻壽觴。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𠀤音談。澹臺,複姓。一曰水貌。  又《集韻》都甘切,音儋。 《史記·馮唐傳》破東胡,滅澹林。 《註》澹林,一作襜襤。  又《集韻》時豔切。與贍同。 《前漢·食貨志》竭天下資財,以奉其政,猶不足以澹其欲。 《註》古與贍通。

『泊』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𠀤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 《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  又水貌。 《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  又澹泊,恬靜無爲貌。 《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  又紛泊,飛走衆多之貌。 《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  又漂泊,流寓也。 《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  又與薄同。 《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又《集韻》匹陌切,音拍。𡻟岶,竹密貌。或作漠泊。 《王褒·洞簫賦》密漠泊以𤡋猭。  又小波也。 《木華·海賦》㴸泊柏以迆颺。 《註》泊,匹帛切。

『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瓦切,瓜上聲。 《說文》少也。从宀頒。頒,分賦也。宀分故爲少也。 《爾雅·釋詁》罕也。 《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繫辭》吉人之辭寡。  又《釋名》倮也。倮然單獨也。 《書·梓材》至于敬寡。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𤯝之。  又《大戴禮》五十無夫曰寡。  又凡孀嫠皆曰寡婦。  又無夫無婦𠀤謂之寡。丈夫曰索,婦女曰嫠。  又王侯謙稱。 《禮·曲禮》諸侯自稱曰寡人。 《論語》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皆言寡德也。  又《詩·大雅》𠛬于寡妻。 《註》嫡妻也。 《箋》寡有之妻,言賢也。 《疏》嫡妻惟一,故言寡。  又叶公戸切,音古。 《詩·小雅》爰及矜人,哀此鰥寡。叶上野羽。野音暑。  又《大雅》不侮矜寡。叶上吐下禦。  又叶古火切,音果。 《陸雲·歲暮賦》歲難除而易逝兮,情艱多而泰寡。年有來而棄子兮,時無算而非我。 《正字通》本作寡。 《正譌》俗从力作寡,非。寡字下从力作。

『欲』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𠀤音浴。 《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 《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 《禮·曲禮》欲不可從。 《疏》心所貪愛爲欲。  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物欲。 《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 《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又《增韻》愛也。 《孟子》可欲之爲善。 《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又期願之辭。 《論語》我欲仁。 《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 《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又婉順貌。 《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又將然也。 《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 《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又與慾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註》與慾同。  又《集韻》《韻會》𠀤兪戍切,音裕。義同。 《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 《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又叶余律切,音聿。 《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