炰凤烹龙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áo fèng pēng lóng
成语注音 ㄆㄠˊ ㄈㄥˋ ㄆㄥ ㄌㄨㄥˊ
成语简拼 pfpl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燔鳳烹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我听得朱门里奏笙歌,相府内夜排筵宴,炰凤烹龙。”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烋(xiū)〕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 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

蒸煮:“~鳖鲜鱼。”

煮:~调(tiáo )(烹炒调制)。~饪。~茶。 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对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炰』

《廣韻》《集韻》𠀤同炮。 《詩·小雅》炰𪔀膾鯉。 《魯頌》毛炰胾羹。  又《詩·大雅》女炰烋于中國。 《傳》炰烋,彭亨也。 《箋》自矜氣健之貌。  又炰烋,亦作咆烋。 《左思·魏都賦》克翦方命,吞滅咆烋。雲徹叛換,席卷虔劉。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同缹。詳缹字註。

『烹』

《唐韻》《正韻》普庚切《集韻》《韻會》披庚切,𠀤音磅。 《說文》本作亯。 《廣韻》俗亨字。詳亠部亨字註。 《左傳·昭二十年》以烹魚肉。  又《唐韻正》古音普郞反。 《詩·小雅》或剝或烹,或肆將蹌。 《墨子·耕柱篇》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 《史記·越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按說文,玉篇,類篇,亯字俱自爲部。說文玉篇無烹字。類篇火部內始收烹字。經傳本作亨,今俗用皆作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