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骥同皂


   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iú jì tóng zào
成语注音 ㄋ一ㄡˊ ㄐ一ˋ ㄊㄨㄥˊ ㄗㄠˋ
成语简拼 njt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牛驥同皁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成语示例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宋 文天祥《正气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 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


成语典故

比喻贤才和庸人混杂。宋文天祥《正气歌》: “牛骥同一皂, 鸡栖凤凰食。 ” ●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今人主沉谄谀之辞,牵于惟墙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愤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惟墙: 指近臣妻妾。羁(ji): 约束、拘限。皂: 通“槽”。鲍焦: 春秋时廉士。因不满当时政治,甘贫困,后抱木饿死。西汉邹阳投奔梁孝王后,因被人谗毁而下狱受死,于是上书梁王,自陈冤屈。他认为,君主听信近臣妻妾的谄谀之辞,使逸才之人落得个和牛马同槽的卑下境遇。这正是鲍焦愤世嫉俗、抱木饿死的原因。 主谓 骥,良马。皂,牲口槽。比喻愚顽之人与贤士同处一起。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使不羁之士与~,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贬义。形容贤愚不分,混杂共事的用语。也作“牛骥共牢”、“牛骥同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气。 姓。

好马,喻贤能:~足(a.喻杰出的才华;b.喻才华出众的人)。~尾(喻依附他人而成名)。~途(喻锦绣前途)。~服盐车(喻埋没人才)。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和,跟:~流合污。 姓。

〔胡~〕见“胡”。

黑色:~靴。不分~白(喻不问是非)。 差役:~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牛』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𠀤𪙊平聲。 《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 《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 《玉篇》黃帝服牛乗馬。 《易·无妄》或繫之牛。  又《說卦》坤爲子母牛。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 《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 《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 《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 《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 《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見《本草綱目》。  又姓。 《廣韻》微子裔,司𡨥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 《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 《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叶音疑。 《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皂』

《正字通》俗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