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咮鸣辰


   同“牝鸡司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ìn zhòu míng chén
成语注音 ㄆ一ㄣˋ ㄓㄡˋ ㄇ一ㄥˊ ㄔㄣˊ
成语简拼 pzmc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牝牝鳴辰
成语英文 The hen cackles in the morning.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牝鸡司晨”。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胙移后家,可不哀哉!”


成语典故

同“牝鸡司晨”。《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胙移后家,可不哀哉!” 见“牝鸡司晨”。《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胙移后家,可不哀哉!”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雌性的鸟或兽,与“牡”相对:~牛。~马。~鸡。 锁孔。 溪谷:“丘陵为牡,溪谷为~”。

鸟嘴。 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 星宿名,柳宿的别称。

地支的第五位,属龙。 用于记时:~时(上午七点至九点)。 时日:~光。时~。诞~。 日、月、星的总称:北~(北极星)。星~。 古同“晨”,清早。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牝』

《唐韻》毗忍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忍切,𠀤音𩪯。 《說文》畜母也。从牛,匕聲。 《玉篇》牝牡也。 《易·坤卦》利牝馬之貞。 《書·牧誓》牝雞無晨。 《詩·鄘風》騋牝三千。 《禮·月令》遊牝於牧。  又《古詩》哀壑叩虛牝。 《韓愈·贈崔立之詩》有似黃金擲虛牝。 《註》牝,谿谷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匕。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婢善切,音楩。亦畜母也。 《書·牧誓釋文》徐音扶忍反。  又《廣韻》扶履切《集韻》並履切,𠀤音𤙞。義同。

『咮』

《廣韻》《集韻》《韻會》𠀤陟救切,音晝。 《說文》鳥口也。 《玉篇》與噣同。 《詩·曹風》維鵜在梁,不濡其咮。 《傳》咮,喙也。 《左傳·哀二十六年》已爲鳥而集於其上,咮加于南門。  又星名。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註》咮朱,鳥之名。 《左傳·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內火。  又《集韻》通作注。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以注鳴者。  又《韻會》或作喙啄,詳後喙啄二字註。  又《廣韻》《集韻》𠀤都豆切,音𨷖。義同。  又《集韻》《韻會》𠀤朱戍切,音注。義同。 《集韻》本作𠰍。 《韻會》通作註。  又《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鍾輸切,𠀤音朱。義同。  又《廣韻》讋咮,多言貌。  又《廣韻》中句切《集韻》株遇切,𠀤音駐。 《廣韻》鳥聲。  又《集韻》汝朱切,音儒。與嚅同。囁嚅,多言也。或作吺。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張流切,音輈。 《廣韻》曲喙。

『辰』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𠀤音晨。 《說文》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𩃓振,民農時也。 《釋名》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  又時也。 《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註》謂五行之時也。  又日也。 《左傳·成九年》浹辰之閒。 《註》自子至亥,十二日也。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三辰,日月星也。 《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 《疏》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于天,昏明遞匝,民得取其時節,故三者皆爲辰也。  又日月合宿謂之辰。 《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 《註》辰,日月所交會之地也。  又北辰,天樞也。 《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 《註》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  又大辰,星名。 《春秋·昭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 《公羊傳》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爲大辰,伐爲大辰,北辰亦爲大辰。 《註》大火謂心星,伐爲參星。大火與伐所以示民時之早晚,天下所取正。北辰,北極天之中也,故皆謂之大辰。  又《爾雅·釋訓》不辰,不時也。 《詩·大雅》我生不辰。  又《小雅》我辰安在。  又叢辰,術家名。 《史記·日者傳·叢辰註》猶今之以五行生尅擇日也。  又《韻會》州名。古沅陵郡,隋置辰州,以辰溪名。  又叶時連切,音禪。 《韓愈詩》吾懸日與月,吾繫星與辰。叶先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