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焉思逞


   见“狡焉思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ǎo yān sī chěng
成语注音 ㄐ一ㄠˇ 一ㄢ ㄙ ㄔㄥˇ
成语简拼 jysc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狡焉思启”。



成语示例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中国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桂,英人将问藏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成语典故

同“狡焉思肆”。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诸夷以中国易欺也,法人将问滇 桂,英人将问藏 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见“狡焉思启”。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迄于海禁既开,洋人踵至之顷……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者有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诡诈:~猾。~诈。~黠。~辩。~赖。 多力,壮健:壮~。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不复出~。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 文言助词:又何戚~。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想念,挂念:~念。~恋。相~。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姓。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显示,施展,炫耀,卖弄:~能。~强。~凶。~威风。 意愿实现,称心:~志。~吾愿。不~之徒(因私欲得不到满足而为非作歹,捣乱闹事的人)。 放任:~性。骄~。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卯切,音絞。 《說文》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 《玉篇》獸名。少狗也。  又《山海經》玉山有獸,狀如犬而豹文,角如牛,名曰狡,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 《註》郭璞曰:太康七年,邵陵檻得一獸,狀如豹文,有兩角,無前兩腳,時人謂之狡。疑非此。盧柟蠛蠓集云:狡音龐吠,豹文純擾。  又《玉篇》猾也,獪也。 《左傳·成八年》夫狡焉思啓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 《註》狡猾之人。  又《廣韻》狂也。 《左傳·僖十五年》亂氣狡憤。 《註》狡,戾也。 《疏》言馬之亂,氣狡戾而憤滿。  又《詩·鄭風》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箋》狡童,言有貌而無實。 《疏》狡童,謂狡好之童。  又《玉篇》疾也,健也。 《戰國策》狡兔有三窟。  又《釋名》狡,交也。與物交錯也。  又人名。 《左傳·宣二年》狂狡輅,鄭人。

『焉』

《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嫣。 《說文》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 《廣韻》鳥雜色。 《禽經》黃鳳謂之焉。  又《玉篇》安也,疑也。 《廣韻》何也。 《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又《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 《註》索隱曰。漢書作閼逢。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又國名。 《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又《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𠀤音䗡。 《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 《易·坤卦》爲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又《廣韻》語助。 《詩·邶風》已焉哉。  又《鄘風》終焉允臧。  又《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 《註》焉,猶於也。  又《正韻》延知切,音夷。 《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釋文》焉,劉音夷。 《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一謂夷發聲。◎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正字通》云: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焉,語助也。當如字讀。讀作夷,非。《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  又《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𠀤音蔫。 《廣韻》安也。  又不言也。  又叶於堇切。 《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夜托燭明,李吾絕焉。 《讀書通》焉通作案。禮三年問:焉使倍之。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䗡。韻會因之。今从玉篇、廣韻讀嫣。

『思』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𠀤音司。 《說文》睿也。 《書·洪範》思曰睿。 《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又願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 《箋》願也。 《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又語巳辭。 《詩·周南》不可泳思。  又《大雅》神之格思。  又語起辭。 《詩·大雅》思齊太任。  又《魯頌》思樂泮水。  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相吏切,音四。 《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又悲也。 《詩·小雅》䑕思泣血。 《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 《註》道德純備謂之思。 《音義》思,息嗣反。  又如字。  又叶相居切,音須。 《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 《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又念也。 《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丑郢切,音騁。 《說文》通也。 《玉篇》快也。 《左傳·隱十一年》鬼神實不逞于許君。  又《玉篇》極也,盡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億逞。  又《玉篇》解也。 《左傳·隱九年》乃可以逞。 《註》謂可以解患也。  又《廣韻》疾也。 《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疾曰速,楚曰逞。  又《增韻》矜而自逞也。  又《正韻》不檢謂之不逞。  又《集韻》怡成切。與盈同。人名。晉有欒盈,亦作逞。  又叶癡眞切,音瞋。 《張衡·思𤣥賦》遇九臯之介鳥兮,怨素意之不逞。遊塵外而暼天兮,據㝠翳而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