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惊鹤怨


   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uán jīng hè yuàn
成语注音 ㄩㄢˊ ㄐ一ㄥ ㄏㄜˋ ㄩㄢˋ
成语简拼 yjh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猨驚鶴怨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成语典故

同“鹤怨猿惊”。宋 洪适《满庭芳》词:“归来好,猿惊鹤怨,孤负辋川碑。” 见“猿啼鹤唳”。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猴。~人。

仇恨:~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的对象)。~声载道。 不满意,责备:埋(mán )~。抱~。~言。任劳任~。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猿』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 《玉篇》俗猨字。 《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惊』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𢝋。 《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𠀤音京。 《說文》馬駭也。 《玉篇》駭也。 《易·震卦》震驚百里。 《詩·大雅》震驚徐方。 《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又叶居陽切,音姜。 《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怨』

《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𠀤音苑。 《說文》恚也。 《廣韻》恨也。 《增韻》仇也,讎也。  又《集韻》於袁切,音鴛。讎也,恚也。 《禮·儒行》外舉不避怨。 《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 《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聲讀。或作惌。  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與薀同。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  又叶烏員切,音淵。 《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 《註》縵音眠。  又叶烏云切,音熅。 《𨻰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賈兮,豈十朋之所云。通生死以爲量兮,夫何人之足怨。  又叶烏貫切,音腕。 《前漢·敘傳述高祖紀》項羽畔換,黜我巴漢。西土宅心,戰士憤怨。 《精蕰》从命。 《轉注》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