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归心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uài tǔ guī xīn
成语注音 ㄕㄨㄞˋ ㄊㄨˇ ㄍㄨㄟ ㄒ一ㄣ
成语简拼 stg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率土歸心
成语英文 The feelings of the people in every part of the country are for...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成语示例


且殿下收召才杰,意从人望,子惠黎庶,率土归心。《元史 廉希宪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成语典故

率土:四海之内。犹言天下归心。《北齐书.文宣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元史.廉希宪传》:“且殿下收召才杰,悉从人望,子惠黎庶,率土归心。”也作“率土宅心”。宅心:归心。《晋书.康献褚皇后传》:“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梁.萧衍《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见“率土宅心”。《北齐书·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带领:~领。统~。~队。~先(带头)。~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草~。~尔。~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爽直坦白:直~。坦~。 大概,大略:~常。大~。 遵循:~教。~礼。 模范,楷模:表~。 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 姓。

比值,两数之比:效~。税~。概~。圆周~。出勤~。增长~。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 疆域:国~。领~。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不合潮流:~气。 未熬制的鸦片:烟~。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 姓。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率』

《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𠀤音蟀。 《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又《玉篇》遵也。 《廣韻》循也。 《書·太甲》率乃祖攸行。 《詩·大雅》率西水滸。 《註》循也。  又《廣韻》領也,將也。 《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  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又《廣韻》用也,行也。  又《集韻》從也,自也。  又《增韻》皆也,大略也。 《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 《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 《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又《增韻》募也。  又率先也。 《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又《通韻》表的也。 《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又《正字通》差等也。 《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 《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又高率。 《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又率略。 《盧氏雜記》宋五坦率。 《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又輕率。 《論語》子路率爾而對。 《註》輕遽貌。  又《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 《註》率然,猶颯然。  又《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姓。 《正字通》明有率慶。  又兜率天。 《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又《唐韻》《集韻》《正韻》𠀤所類切,音帥。 《廣韻》鳥網也。  又《正韻》同帥。 《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 《註》率,所類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 《註》與帥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類。 《集韻》計數之名。 《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 《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 《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又《正韻》總率也。 《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 《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又彀率,彎弓之限也。 《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又與繂同。緶緝也。 《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 《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 《釋文》率,音律。  又《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 《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又《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 《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 《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土』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𠀤吐上聲。五行之一。 《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土物出形也。 《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 《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又《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 《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 《詩·大雅》乃立冢土。  又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 《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又星土,星所主土。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又度也。土圭之土訓度。詳圭字註。  又業也。 《皇極經世》獨夫以百畝爲土,大夫以百里爲土,諸侯以四境爲土,天子以九州爲土,仲尼以萬世爲土。  又星名,一曰鎮星。 《漢書》作塡。詳塡字註。  又地名。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 《註》鄭地。  又姓。句龍爲后土,子孫爲氏。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五切,𠀤音杜。 《揚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 《郭璞註》《方言》引《詩》作桑土,非。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董五切,音覩。圜土,獄城也。 《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又《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反其淵,安其壤土。下音戸,尸土俱在姥韻。 《字彙》作叶音,非。  又《集韻》丑下切,音姹。土苴,不眞物。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  又《字彙補》同都切,音徒。土門,北方之族。門音瞞。見周書異域傳。

『心』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 《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得氣之本也。 《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情動于中。 《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 《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 《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息吝切。 《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