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通“鉴”,照,察;貌:容色,外表;辨:辨别,明察;色:脸色。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见“见貌辨色”。《野叟曝言》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早已猜透了九分。”
督察:~察。~控。~测。~护。~考。~听。 牢,狱:~狱。~押。~禁。坐~。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宦官,阄人)。国子~。钦天~(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古同“鉴”,镜。 古同“鉴”,借鉴,参考。 姓。
面容:面~。容~。~相。以~取人。 外表的样子:礼~。~合神离。道~岸然。 外观:全~。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描绘,画像:“命工~妃于别殿”。
分别,分析,明察:~别。~认。~析。~正。~识。明~是非。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种类:各~用品。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妇女美貌:姿~。~艺。 情欲:~情。好(hào)~。
《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𠀤音𩛨。 《說文》皃,頌儀也。从人,白面,象人面形。籀文从豹,省作貌。 《書•洪範》五事,一曰貌。 《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 《註》或謂委貌爲𤣥冠。 《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 又《史記•游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 《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 《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 《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 《唐書•后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遠也。 《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 《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䫉。
『辨』《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𠀤音辯。 《說文》判也。 《廣韻》別也。 《易·乾卦》問以辨之。 《禮·學記》離經辨志。 《註》辨,謂考問得其定也。 《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 《註》辨,謂辨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䏶足笫閒也。 《易·剝卦》剝牀以辨。 《疏》牀足之上,牀身之下,分辨處也。 《程傳》牀之幹也。 又變也。 《楚辭·九辨註》辨者,變也。謂𨻰道德以變說君也。 又井地之數也。 《禮·王制·註》京陵之地,九夫爲辨,九辨而當一井。 又姓。 又《集韻》𤰞見切,音徧。與徧通。帀也。 《史記·禮書》萬民和喜,瑞應辨至。 《註》同徧。 又《廣韻》苻蹇切《集韻》《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𠀤辯上聲。義同。 又《集韻》邦免切,鞭上聲。義同。 又與貶通。 《禮·玉藻》立容辨𤰞,無讇。 《註》辨作貶。容雖貶損𤰞降,不傾側柔媚也。 又《廣韻》普麪切《集韻》《正韻》匹見切,𠀤音片。革中斷也。 《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革中辨謂之韏。 《註》革中斷之名辨,復中分其辨名韏。 《集韻》作㸤。
『色』《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𠀤音嗇。 《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 《禮·玉藻》色容莊。 《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 《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 《註》以形貌求之也。 又采色。 《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 《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又色慾。 《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 《傳》色,女色。 《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又物景亦曰色。 《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 《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 《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又《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 《註》驚貌。 又《詩·魯頌》載色載笑。 《傳》色,溫潤也。 又《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 《註》色,作色也。 又祕色。 《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又《博雅》色,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