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矜:怜悯,同情。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云笈七签》卷四○:“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并列 怜惜解救遭遇贫穷和危难的人。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与穷恤寡是一药,~是一药。”△褒义。常用于表示对他人排忧解难方面。→济苦怜贫?以强凌弱
怜悯,怜惜:~悯(怜悯)。~惜。~恤。 自尊,自大,自夸:~夸。~伐。~恃。骄~。 庄重,拘谨:~持。~重(zhòng )。
矛柄。
同“鳏”。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 缺乏,不足:~乏。~血。~瘠。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僧道谦称:~道。~僧。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 终止:濯以~热。
困苦、灾难:~运。~境。 阻塞:阻~。 险要的地方:险~。 木节。 没有肉的骨头。
《唐韻》《集韻》巨巾切《韻會》《正韻》渠巾切,𠀤音㨷。 《說文》矛柄。 《史記·主父偃傳》起窮巷,奮棘矜。 《註》矜者,戟鋋之杷也。 《揚子·方言》矜謂之杖。 《註》矛戟,矜卽杖也。 《集韻》或作𥎊㮗,通作槿。 又《廣韻》巨斤切《集韻》渠斤切,𠀤音勤。 又《集韻》渠京切,音擎。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陵切,音兢。 《六書略》矜本矛柄,因音借爲矜憐之矜。 《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 又《釋言》苦也。 《註》可矜憐者亦辛苦。 《書·泰誓》天矜于民。 《詩·小雅》爰及矜人。 《註》貧窮可憐之人也。 《公羊傳·宣十五年》見人之厄則矜之。 《註》矜,憫也。 又《小爾雅》惜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註》矜,憐惜之意。 《傳》矜持也。 又《博雅》危也。 《詩·小雅》居以凶矜。 《箋》凶危之地,謂四裔也。 又哀也。 《揚子·方言》齊魯之閒曰矜。 又遽也。 《揚子·方言》秦晉或曰矜。或曰遽。 又自賢曰矜。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公羊傳·僖九年》矜之者何。猶曰莫若我也。 《註》色自美大之貌。 《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滿也,細之屬也。 《註》滿招損,小人之類也。 又莊以持已曰矜。 《論語》君子矜而不爭。 又敬也。 《孟子》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 又尚也。 《賈誼·治安策》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又竦也。 《張衡·思𤣥賦》魚矜鱗而幷凌。 又《詩·小雅》矜矜兢兢。 《註》羊羣堅强也。 又《集韻》居覲切,兢去聲。亦憐也。 又《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𠀤與瘝同。 《後漢·和帝紀》寤寐恫矜。 《註》病也。 又同鰥。 《詩·大雅》不侮矜寡。 《禮·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集韻》通作𩶊𥎅。 《琅邪代醉編》鰥寡之鰥,禮記作矜。哀矜之矜,前漢于定國傳作鰥。二字通聲互用也。 《六書正譌》矜从令。
『救』《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𠀤音廏。 《說文》止也。 《博雅》助也。 《廣韻》護也。 《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 《詩·大雅》式救爾後。 又《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又《爾雅·釋器》絇謂之救。 《註》救絲以爲絇。 又姓。 《風俗通》諫議大夫救仁。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 《周禮·司救》劉昌宗讀。 又《韻補》叶居尤切。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厄』《唐韻》《集韻》𠀤五果切,音𡛖。 《說文》科厄,木節也。从卩从厂。會意。 《廣韻》木節,亦作〈厂下巾〉。 又《玉篇》厄果也。無肉骨也。 又《集韻》吾禾切,音吪。同枙。木節曰枙。 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於革切。同戹。 《郭忠恕·佩觿集》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其順非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