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戈秣马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ì gē mò mǎ
成语注音 ㄌ一ˋ ㄍㄜ ㄇㄛˋ ㄇㄚˇ
成语简拼 lgmm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礪戈秣馬
成语英文 sharpen the weapons and feed the horse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成语典故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旧唐书.刘仁轨传》:“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见“厉兵秣马”。《旧唐书·刘仁轨传》:“宜~,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粗磨刀石:~石。 磨(mó):砥~(磨炼)。磨~。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倒(dǎo )~。枕~待旦。 姓。

牲口的饲料:粮~。 喂牲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鍋。 《說文》平頭戟也。 《徐鍇曰》戟小支上向則爲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 《禮·曲禮》進戈者前其𨱔,後其刃。 《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爲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𠀤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 《又》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註》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 《釋名》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書·牧誓》稱爾戈。 《註》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滅之。  又姓。 《史記》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又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从弋,一橫之。象形。

『秣』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秣。 《詩·周南》言秣其馬。 《傳》秣,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 《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 《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叶莫結切,音蔑。 《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