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录》:“当其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机栝跃如,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
见“少纵即逝”。清·郎廷槐等《师友诗传录》:“当其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机括跃如,如兔起鹘落,~矣。”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微。~许。~纵即逝。
〔~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
模范:以身作~。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效法:~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过去,往:~去。~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子在川上曰:~者如斯夫!”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世。长~。仙~。 同“誓”,表决心之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敎切,音哨。 《說文》出物有漸也。 《儀禮·聘禮》惟稍受之。 《註》稍,廩食也。 《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又《廣韻》均也,小也。 《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 《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又《韻會》漸也。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又《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 《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 又《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梢。亦漸也。 又《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逝』《唐韻》《集韻》《韻會》𠀤時制切,音誓。 《說文》往也。 《增韻》行也,去也。 《詩·魏風》逝將去女。 《楚辭·九歌》將騰駕兮偕逝。 又《正韻》亡也。 《前漢·司馬遷傳》長逝者魂魄。 又發語辭。 《詩·邶風》逝不古處。 《集韻》或作遞。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義同。或作遰。 又叶之列切,音折。 《詩·大雅》言不可逝。叶上舌字。 又叶食列切,音設。 《江淹·傷友賦》魂綿昧其若絕,泣縈盈其如潔。嗟妙賞之不留,歎知音之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