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手笨脚


   形容动作不灵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èn shǒu bèn jiǎo
成语注音 ㄅㄣˋ ㄕㄡˇ ㄅㄣˋ ㄐ一ㄠˇ
成语简拼 bsbj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笨手笨腳
成语英文 fumble(be all fingers and thumbs)
成语法文 être maladroit,gauche
成语俄文 неуклюжий
成语日文 動作が不器用だ
成语组合  ABAC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动作不灵活。




成语示例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8章:“他笨手笨脚,忙里忙出,做好饭让明明吃,并把饭碗双手端到嫂子床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4回:“才是笨手笨脚,无啥人来搭耐装烟。”


成语典故

并列 动作不灵敏。杜鹏程《保卫延安》5章:“周大勇想:几天以前,李玉明和很多陕北农民一块参军的那会儿,还~的。”李建彤《刘志丹》:“有人看着一、他们一旦看到出路,眼里就有了神采。”△贬义。多用于拙笨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聪明:~人。~拙。~伯(➊傻瓜,愚蠢的人;➋肥大的人)。愚~。 不灵巧:嘴~。~口拙舌。~鸟先飞。 粗重,费力气的:~重。~活。粗~。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不聪明:~人。~拙。~伯(➊傻瓜,愚蠢的人;➋肥大的人)。愚~。 不灵巧:嘴~。~口拙舌。~鸟先飞。 粗重,费力气的:~重。~活。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笨』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𠀤音獖。竹裏也。一曰麤率也。 《晉書》豫章太守史疇,以人肥大,時人目爲笨伯。  又《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袞切,𠀤音本。義同。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笨』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𠀤音獖。竹裏也。一曰麤率也。 《晉書》豫章太守史疇,以人肥大,時人目爲笨伯。  又《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袞切,𠀤音本。義同。

『脚』

《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 《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或作脚。 《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 《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 《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 《註》郭璞曰:腳掎足。 《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