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夺权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uàn wèi duó quán
成语注音 ㄘㄨㄢˋ ㄨㄟˋ ㄉㄨㄛˊ ㄑㄨㄢˊ
成语简拼 cwdq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篡位奪権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凶玩很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


成语典故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元曲选外编.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凶顽狠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又有【篡党夺权】。(篡党:篡夺党的领导权。)赵朴初《反听曲之三》:“日日夜夜,惨淡经营,无非是篡党夺权生意经。” 并列 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元·尚仲贤《三夺槊》4折:“那凶顽狠劣,奸猾侥幸,则待~。”△用于政治斗争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盗之祸”。~位。 泛指夺取:“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公孙敖与壮士往~之”。~夺。~党。~国。~权。

所处的地方:座~。部~。~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于。 职务的高低:地~。职~。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篡~。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百~数。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各~。几~客人。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篡』

《集韻》《韻會》《正韻》𠀤初患切。逆而奪取曰篡。 《爾雅·釋詁》篡,取也。 《註》篡者,奪取也。 《前漢·衞靑傳》靑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靑,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註》師古曰:逆取曰篡。  又弋取也。 《字彙補》《揚子》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別本作篡,非。篡原字从艹,不从。

『位』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𠀤音壝。 《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 《廣韻》正也。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 《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 《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又所也。 《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 《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明位安。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㑀。俗作位。㑀字原刻从亻从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