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党夺权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uàn dǎng duó quán
成语注音 ㄘㄨㄢˋ ㄉㄤˇ ㄉㄨㄛˊ ㄑㄨㄢˊ
成语简拼 cddq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篡黨奪権
成语英文 usurp the highest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he power
成语俄文 захватить руковóдство в пáртии и узурпировать власть в госудáрст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就是有人说我篡党夺权我也只好认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张书绅《正气歌》:“在这无花的春天里,‘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


成语典故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冰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而利令智昏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竭力想推倒总理这一尊中流砥柱的高大形象。”张书绅《正气歌》:“在这无花的春天里,‘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 并列 篡夺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冰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而利令智昏的‘四人帮’,为了~的需要,竭力想推倒总理这一尊中流砥柱的高大形象。”△用于政治斗争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盗之祸”。~位。 泛指夺取:“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公孙敖与壮士往~之”。~夺。~党。~国。~权。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篡』

《集韻》《韻會》《正韻》𠀤初患切。逆而奪取曰篡。 《爾雅·釋詁》篡,取也。 《註》篡者,奪取也。 《前漢·衞靑傳》靑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靑,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註》師古曰:逆取曰篡。  又弋取也。 《字彙補》《揚子》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別本作篡,非。篡原字从艹,不从。

『党』

《集韻》《韻會》𠀤底朗切,音黨。 《韻府羣玉》夏后氏之後。秦有將軍党耐虎。唐有党芬,党進。 《唐韻》多朗切《集韻》底朗切《正韻》多曩切,𠀤音讜。 《說文》不鮮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爲比,五比爲閭,四爲族,五族爲黨。 《釋名》五百家爲黨。黨,長也。一聚之所尊長也。  又朋也,輩也。 《荀子·强國篇》不比周,不朋黨。  又助也。相助匿非曰黨。 《論語》君子不黨。  又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又比也。 《荀子·非相篇》順禮義,黨學者。 《註》黨,親比也。  又頻也。 《荀子·天論篇》怪星之黨見。  又知也。 《揚子·方言》黨,皢,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皢,齊宋之閒謂之哲。 《郭註》黨,朗也。解悟貌。  又《廣韻》美也。 《廣雅》黨,善也。  又所也,時也。 《公羊傳·文十三年》往黨。 《註》黨,所也。所猶時,齊人語也。 《左傳·哀五年》萊人之歌曰: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註》黨,所也。  又《玉篇》接也。  又《廣韻》累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秦置上黨郡,屬幷州,古上黨關。  又《集韻》止兩切,音掌。姓也。 《左傳·莊三十二年》公築臺,臨黨氏。 《註》黨氏,魯大夫。 《釋文》黨,音掌。  又《哀十一年》季孫使從於朝,俟於黨氏之溝。 《註》黨氏溝,朝中地名。  又《集韻》坦朗切《正韻》他曩切。𠀤與儻同。兾也。 《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  又《五被傳》黨可以徼幸。 《師古註》黨,讀曰儻。  又與讜同。 《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 《註》謂直言也。 亦作䣣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