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有夫


   旧指女子已有丈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uó fū yǒu fū
成语注音 ㄌㄨㄛˊ ㄈㄨ 一ㄡˇ ㄈㄨ
成语简拼 lfy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羅敷有夫
成语英文 a married woman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旧指女子已有丈夫。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鸳鸯梦好两欢娱,记否罗敷自有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无名氏《陌上桑》诗:“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成语典故

犹言女子已经婚配。明无名氏《情史略 ·黄捐传》: “相公后房玉立,岂少一女子耶? 罗敷有夫,如苦相迫,愿以颈血溅相公衣,此志不可夺。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 “日出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桑,采桑城南隅……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友,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好女:美女。罗敷: 古时美女名。汉代女子常取以为名。使君: 汉代太守或刺史的称呼。踟蹰:徘徊不前。诗写罗敷美貌动人, 采桑陌上。 使君见到后, 想夺占为妻。 罗敷自称已有夫君,并盛赞丈夫的威仪功名,巧妙地拒绝了使君的无理要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布置,铺开,摆开:~设。~陈(铺陈,详细叙述)。~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涂上,搽上:~药。~粉。 足够:入不~出。 古同“肤”,表面的。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文言发语词:~天地者。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猫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敷』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芳無切,音罦。 《五經文字》𢾭,經典相承,隷省作敷。 《書·舜典》敷奏以言。 《傳》敷,𨻰也。  又《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 《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  又《臯陶謨》翕受敷施。 《傳》以布施政敎。  又《詩·大雅》罔敷求先王。 《箋》無廣索先王之道。  又《廣韻》散也。  又與傅同。 《前漢·宣帝紀》傅奏其言。 《註》師古曰:傅讀曰敷。

『有』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 《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 《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 《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 《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 《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 《論語》有子。 《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 《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詩·邶風》不日有曀。 《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 《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 《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夫』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男子通稱。 《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又男女旣配曰夫婦。 《易·家人》夫夫婦婦。  又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又妾曰如夫人。 《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又官名。 《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又《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又販夫。 《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又執御行役曰僕夫。 《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又以我稱人曰夫夫。 《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又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又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又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又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又武夫,石之次玉者。 《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又數名。 《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又姓。  又息夫,複姓。  又《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扶。語端辭。 《論語》夫仁者。  又語已辭。 《論語》如斯夫。  又有所指之辭。 《論語》夫二三子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又叶縛謀切,音浮。 《𨻰琳詩》仲尼以聖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𨻰蔡,歸之命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