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絓棘


   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ī yáng guà jí
成语注音 ㄉ一 一ㄤˊ ㄍㄨㄚˋ ㄐ一ˊ
成语简拼 dygj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羝羊羊棘
成语英文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章炳麟《哀陆军学生》:“进退道穷,羝羊絓棘。”


成语典故

见“羝羊触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公羊:~乳(喻不可能发生的事)。~羊触藩(公羊角钩在篱笆上,喻进退两难)。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 姓。

古同“祥”,吉祥。

绊住:“车~于木而止。” 触犯。 构成。 独特。

缫茧时弄结了的丝。 用袋子装着丝绵在水中淘洗。 紬,一种粗绸子。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手(喻事情难办)。~刺。~针。 针形的刺:~皮动物。 古同“戟”,兵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羝』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 《說文》牡羊也。 《廣雅》吳羊牡三歲曰羝。 《急就篇註》牂羊之牡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釋文》羖羊也。 《詩·大雅》取羝以軷。 《傳》羝羊,牡羊也。 《集韻》或从牛作牴。

『羊』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 《說文》羊,祥也。从𦫳,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玉篇》豕屬也。 《易·說卦》兌爲羊。 《註》其質好剛鹵。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大曰羊。 《禮·曲禮》羊曰柔毛。 《月令》食麥與羊。 《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又麢羊。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又鳥名。 《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又姓。 《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 《註》羊舌,氏也。 《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 《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又官名。 《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又白羊,匈奴國名。 《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又《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 《註》猶逍遙也。 《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 《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絓』

《廣韻》苦緺切《集韻》空緺切,𠀤音咼。 《說文》繭滓絓頭也。一曰以囊絮練也。 《急就篇註》紬之尤麤者曰絓,繭滓所抽也。  又《集韻》公懷切,音乖。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音畫。 《正韻》古畫切。音卦。 《玉篇》止也,有行礙也。 《廣韻》絲結。 《左傳·桓三年》驂絓而止。 《疏》驂馬在衡外,挽靷每絓於木,曲頸不當衡故也。  又《成二年》驂絓于木而止。 《註》驂馬絓也。  又《前漢·班固敘傳》不絓聖人之罔。 《註》師古曰:絓,讀與挂同。  又《楚辭·涉江》心結絓而不解。 《註》絓,懸也。

『棘』

《唐韻》《集韻》《韻會》𠀤紀力切,音殛。 《說文》小棗叢生者。 《詩詁》棘如棗而多刺,木堅,色赤,叢生,人多以爲藩。歲久無刺,亦能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爲白棘,實酸者爲樲棘,亦名酸棗。 《詩·邶風》吹彼棘心。 《疏》棘,木之難長養者。  又《爾雅·釋木》終牛棘。 《註》卽馬棘也,刺粗而長。  又執囚之處爲叢棘。 《易·坎卦》係用𡽪纆,寘于叢棘。 《左傳·哀八年》邾子無道,吳子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又九棘,外朝也。 《禮·王制》史以獄成吿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吿于大司𡨥,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 《註》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又與戟通。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又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晉地。  又藥名。 《本草》天門冬,一名天棘。  又棘扈,鳥名。 《賈逵云》棘扈,竊丹,爲果驅鳥者也。  又與僰通。 《禮·王制》四夷,西曰僰。  又姓。 《論語》棘子成。  又《唐韻》居里切,音紀。  又《廣韻》居吏切,音記。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