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蚁趋膻


   膻:羊臊气。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ún yǐ qū shān
成语注音 ㄑㄨㄣˊ 一ˇ ㄑㄨ ㄕㄢ
成语简拼 qyq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羣蟻趨羶
成语英文 Swarms of ants seek what is rank-smelling.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膻:羊臊气。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梁启超《说国风》:“国人之慕西风,若群蚁之趋膻。”


成语典故

比喻俗士追求功名。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 “十八房一行,群蚁趋附膻。诸书束高阁,所习唯兔园。” 参见:○膻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蚂~〕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聚。~命(喻微贱的生命)。~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

快走:~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大势所~。 鹅或蛇伸头咬人。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光性。

古同“促”,催促;急速。

像羊肉的气味:~气。~味。腥~。

袒露。 胸中:~中(➊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➋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群』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𠀤音袒。 《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詩膻裼暴虎。◎按詩鄭風,今作襢。 《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𠀤尸連切,音羶。 《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𦏫。 《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