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槽抛粪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èi cáo pāo fèn
成语注音 ㄅㄟˋ ㄘㄠˊ ㄆㄠ ㄈㄣˋ
成语简拼 bcpf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背槽抛糞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反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成语典故

牲口吃了槽里的食,就背身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元.关汉卿《调风月》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连动 畜牲刚吃完槽里的食物就背过身来拉屎。元·关汉卿《调风月》1折:“一个个~,一个个负义忘恩。”△贬义。用于描写忘恩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 违反:违~。~离。~信弃义。 不顺:~运。~兴(xìng )。 偏僻:~静。 听觉不灵:耳~。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负。~包。~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一种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较大的盛东西的器具:~子。水~。酒~。~坊。 特指用来盛饲料喂牲畜的器具:马~。猪食~。~头。 槽状的:~钢。~铁。~牙。 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物体的凹下部分:河~。在石头上凿个~儿。

投,扔:~掷。~撒(亦作“抛洒”)。~售。 舍弃,丢下:~弃。~荒(任由土地荒芜,不继续耕种)。~却。~头露面。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背』

《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𠀤音輩。 《說文》𦟝也。从肉北聲。 《韻會》身北曰背。 《玉篇》背脊。 《正字通》身之隂也。 《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 《易·艮卦》艮其背。 《註》背者,無見之物也。  又手背。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又壽也。 《爾雅·釋詁》背,壽也。 《詩·大雅》黃耉台背。  又《魯頌》黃髮台背。 《傳》台背,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玉篇》堂北曰背。 《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傳》背,北堂也,又人名。 《穀梁傳·成十年》衞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又《廣韻》《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旆。 《廣韻》弃背。 《集韻》違也。 《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 《詩·小雅》噂沓背憎。 《書·太甲》旣往背師保之訓。 《前漢·高帝紀》君爲秦吏,今欲背之。  又《五音集韻》奴對切,音內。義同。  又《韻補》叶音必。 《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叶下克力。 《正韻》亦作偝倍。

『槽』

《唐韻》昨勞切《集韻》《韻會》《正韻》財勞切,𠀤音曹。 《說文》畜獸之食器。 《玉篇》馬槽也。 《晉書·宣帝紀》三馬同食一槽。  又柔木名。 《淮南子·𣲆論訓》槽矛無擊,修戟無刺。 《註》槽,柔木。無擊,無鐵刃也。  又枸槽子,果名。 《齊民要術》枸槽子,大如指,正赤,其味甘。  又石槽,檀槽,皆琵琶槽也。 《開元遺事》賀懷智善琵琶。以石爲槽。 《唐後主·題琵琶背詩》天香留鳳尾,餘暖在檀槽。  又酒槽,酒坊也。 《李賀·將進酒詩》小槽酒滴眞珠紅。  又茶槽,茶碓也。 《宋·范成大·立春詩》茶槽藥杵聲中。  又《唐韻》作曹切《集韻》臧曹切,𠀤音遭。華實相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