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陶醉: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侠(渐渐激昂起来,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我侠累,手有搏虎之力,比姜太公还要足智多谋,谁个能够把我怎样?’”
陶醉:满意地沉浸在某种情绪或境界中。形容得意洋洋地自我欣赏。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稿初成时,一时高兴陷入自我陶醉的境地。” 主谓 自己沉浸于某种事物或情绪、境界中,盲目地感觉良好。形容盲目地自我欣赏。吴翼民《戏在高潮处》:“化好妆,穿戴停当,陈璐对着穿衣镜又一次~起来。”△多用于描写自我感觉。→孤芳自赏←→自轻自贱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 制造陶器:~冶。~铸。 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 古同“淘”,洗。 姓。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汉。~鬼。~意。~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生梦死。~翁之意不在酒。 沉迷,过分爱好:~心。沉~。陶~(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用酒泡制的:~枣。~虾。~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
『我』《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𠀤俄上聲。 《說文》施身自謂也。 《廣韻》已稱也。 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 《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 《揚子·太𤣥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 《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又叶阮古切,音五。 《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𢦐,篆文我。
『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刀切,音桃。 《爾雅·釋丘》再成爲陶丘。 《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 《書·禹貢》東出于陶丘北。 《釋名》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竈然也。 《說文》陶丘,在濟隂。 《戰國策》秦客卿造謂穰侯曰:秦封君以陶。 《註》今定陶縣。 《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定陶縣。 《史記·越世家》范蠡止於陶。 《註》徐廣曰:今定陶。正義曰:括地志云:陶山在濟州平隂縣東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陽也。 又《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爲陶唐氏。 《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又縣名。 《漢書·地理志》魏郡館陶縣,雲中郡陶林縣,定襄郡安陶縣,雁門郡𣷪陶縣。 又《玉篇》陶甄。 《廣韻》尸子曰:夏桀臣昆吾作陶。 《汲冢周書》神農作瓦器。 《詩·大雅》陶復陶穴。 又陶正,官名。 《左傳·襄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爲周陶正。 又《書·五子之歌》鬰陶乎予心。 《傳》鬰陶,言哀思也。 又《爾雅·釋詁》鬰陶,繇喜也。 《禮·檀弓》人喜則斯陶,陶斯咏,咏斯猶。 《註》陶,鬰陶也。 《疏》鬰陶者,心初悅而未暢之意也。 又《揚子·方言》陶,養也。秦或曰陶。 又《後漢·杜篤傳》粳稻陶遂。 《註》韓詩曰:陶,暢也。 又《廣韻》正也,化也。 又《揚雄·解嘲》後陶塗。 《註》北方國名,出馬,因以爲名。 又蒲陶,果名。 《史記·大宛傳》有蒲陶酒。 《司馬相如·上林賦》櫻桃蒲陶。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 《廣韻》陶唐之後,今出丹陽。 又《玉篇》亦作匋。 《篇海》亦作陶。 又《荀子·榮辱篇》陶誕突盜。 《註》陶,當爲檮杌之檮。頑嚚之貌。或曰陶當爲逃,隱匿其情也。 又《韻會》𩋃通作陶。 《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爲臯陶。 《註》臯陶,鼓木也。陶字从革。 又《韻會》裪,通作陶。 《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 《註》復陶,主衣服之官。 又《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 《註》秦所遺羽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餘昭切,音搖。 《詩·王風》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 《傳》陶陶,和樂貌。 《釋文》陶,音遙。 又《禮·祭義》陶陶遂遂,如將復入然。 《註》陶陶遂遂,相隨行之貌。 《釋文》陶,音遙。 又《廣韻》臯陶,舜臣。一作咎繇。 《篇海》本作𨹋。 又《集韻》大到切,音導。 《詩·鄭風》淸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傳》陶陶,驅逐之貌。 《釋文》陶,徒報反。好,呼報反。 又《朱註》陶,叶徒𠋫反。好,叶許𠋫反。 又叶夷周切,音由。 《詩·魯頌》淑問如臯陶,在泮獻囚。 《易林》兹基運時,稷契臯陶。貞良得願,微子解囚。 《杜篤·吳漢誄》堯隆稷契,舜嘉臯陶。伊尹佐殷,呂尙翼周。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將遂切,音檇。 《正韻》爲酒所酣曰醉。 《書·酒誥》德將無醉。 《詩·大雅》旣醉以酒。 又心醉。 《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 《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又骨醉。 《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又心和神全曰醉。 《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 《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 《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 《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