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蹶:原指走路艰难;后指资财枯竭、匮乏。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艰苦。
荀况《荀子 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生活困苦,难以自立。竭蹶,力竭颠仆。比喻生活难以维持。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 并列 形容资财匮乏,生活困苦。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不足部分……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多用于表示生活艰难方面。→饥寒交迫 恶衣恶食 ?丰衣足食 富贵逼人
困难:~难。~辛。~险。~深。~涩(形容晦涩难懂的文词)。~贞(处境艰难而能忠贞不移)。~苦卓绝(艰苦程度超过一切,无可比拟)。 旧时指父母亲丧事:丁~。母~。
尽,用尽:~诚。~尽。~力。~泽而渔。枯~。衰~。声嘶力~。用之不~。
跌倒。 挫折,失败:一~不振。 竭尽,枯竭:天下财产,何得不~? 踏,踩。
[尥蹶子](liào juě zi)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
《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傑。盡也。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 《史記·太史公自序》神大用則竭。 又《說文》負舉也。 《禮·禮運》五行之運,迭相竭也。 《註》竭猶負戴也。言五行運轉,更相爲始。 又《玉篇》敗也。 《左傳·莊十年》曹劌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又叶去例切。 《妻誄柳下惠文》夫子之不竭兮,三黜終不弊兮,豈弟君子,永能厲兮。
『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月切,音厥。 《說文》僵也。一曰跳也。 《廣韻》失脚。 《孟子》今夫蹶者趨者。 《莊子·人閒世》爲崩爲蹶。 又《史記·孫子傳》蹶上將。 《註》蹶,猶挫也。 又《史記·申屠嘉傳》材官蹶張。 《註》力能足踏强弩張之。 又《前漢·揚雄傳》蹶浮麋。 《註》蹶,蹴也。 又《荀子·儒效篇》竭蹶而趨之。 《註》竭蹶,顚倒也。 又《爾雅·釋詁》蹶,嘉也。 又《廣韻》走也,速也。 又《廣韻》《集韻》𠀤紀列切,音罬。 又《韻會》其月切,音橜。義𠀤同。 又《廣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𠀤音劌。 《爾雅·釋詁》蹶,動也。蹶蹶,敏也。 《詩·唐風》良士蹶蹶。 《傳》動而敏於事。 《釋文》蹶,俱衞反。 又《大雅》文王蹶厥生。 《傳》蹶,動也。 《釋文》蹶,俱衞反。 又《禮·曲禮》足毋蹶。 《註》行遽。 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又姓。 《詩·大雅》蹶父之子。 又《集韻》紀劣切,音撅。 《廣韻》有所犯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