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n kǔ zhuó jué
成语注音 ㄐ一ㄢ ㄎㄨˇ ㄓㄨㄛˊ ㄐㄩㄝˊ
成语正音 “卓”,不能读作“zhuō”。
成语简拼 jkzj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艱苦卓絶
成语英文 arduous and bitter
成语日文 艱苦卓絶(たくぜつ)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成语示例


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成语典故

极端的艰难困苦。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丁玲《杜晚香.根深叶茂》:“什么人是最使人景仰的人?是开天辟地、艰苦卓绝、坚韧不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从斗争中享受乐趣的北大荒人。” 主谓 艰难困苦超越寻常。形容斗争十分艰苦困难。邓贤《中国知青梦》:“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九年即抗日战争进入~的第三个年头写下著名文章《青年运动的方向》。”△多用于写斗争极其艰难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困难:~难。~辛。~险。~深。~涩(形容晦涩难懂的文词)。~贞(处境艰难而能忠贞不移)。~苦卓绝(艰苦程度超过一切,无可比拟)。 旧时指父母亲丧事:丁~。母~。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超高,超,不平凡:~见。~然。~越。~著。~绝。~异。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苦』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 《說文》大苦,苓也。 《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 《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 《書·洪範》炎上作苦。 《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 《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 《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 《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 《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 《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 《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 《齊語》辨其功苦。 《註》功,牢也。苦,脃也。 《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 《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 《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卓』

《唐韻》《正韻》竹角切《集韻》《韻會》側角切,𠀤音涿。 《說文》高也。早上爲卓。隸作卓。 《揚子·法言》顏苦孔之卓。 《註》顏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堅也。  又《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  又姓。 《後漢·卓茂傳》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