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苦卓绝


   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n kǔ zhuó jué
成语注音 ㄐ一ㄢ ㄎㄨˇ ㄓㄨㄛˊ ㄐㄩㄝˊ
成语正音 “卓”,不能读作“zhuō”。
成语简拼 jkz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堅苦卓絶
成语英文 showing the utmost fortitude(staunch through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成语日文 刻苦卓絶(こっくたくぜつ)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成语典故

卓绝:程度达到极点,无可比拟。艰苦奋斗的精神超越寻常。清.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固非得一坚苦卓绝、清廉仁厚、开诚布公、身亲训练、不避劳险之帅,不足以绥此众也。”叶圣陶《登雁塔》:“玄奘法师那样坚苦卓绝地西行求法,那样绝对认真地搞翻译工作,永远是中国的骄傲。”清.方苞《刁赠君墓表》:“习斋遭人伦之变,其艰苦卓绝之行,实众人所难能。” 述补 坚忍刻苦,超越寻常。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者,也怕不容易做。”△褒义。多用于表示人的意志坚强方面。→百折不挠 无所畏惧 艰苦奋斗 坚忍不拔 ?废然思返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牢固,结实,硬:~固。~实。~如磐石。 不动摇,不改变:~决。~信。 牢固、结实的东西或阵地:中~。攻~。披~执锐。 姓。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超高,超,不平凡:~见。~然。~越。~著。~绝。~异。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苦』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 《說文》大苦,苓也。 《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 《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 《書·洪範》炎上作苦。 《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 《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 《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 《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 《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 《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 《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 《齊語》辨其功苦。 《註》功,牢也。苦,脃也。 《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 《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 《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卓』

《唐韻》《正韻》竹角切《集韻》《韻會》側角切,𠀤音涿。 《說文》高也。早上爲卓。隸作卓。 《揚子·法言》顏苦孔之卓。 《註》顏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堅也。  又《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  又姓。 《後漢·卓茂傳》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