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风霜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成语注音 ㄅㄠˇ ㄐ一ㄥ ㄈㄥ ㄕㄨㄤ
成语正音 “经”,不能读作“jīn”。
成语简拼 bjf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飽經風霜
成语英文 endure all the hardships of exposure
成语法文 connaitre toutes les vicissitudes de la fortune
成语俄文 натерпéться всяких невзгóд
成语日文 つぶさに辛酸を嘗める。苦労をなめ尽くす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成语示例


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成语典故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唐.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后即以“饱经风霜”形容历经艰苦磨炼。冯德英《苦菜花》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亦作“饱经霜雪”。《西游记》六四回:“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见“饱经霜雪”。冯德英《苦菜花》:“他穿得很褴褛,那~粗糙的脸上,到处留有痛苦的痕迹,但却没有颓丧的表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吃足了,与“饿”相对:~餐。~暖。 足、充分:~满。~和。~学(学识丰富)。~含。~览。~受。一~眼福。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形容白色:~鬓。~刃。~锋。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霜』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𠀤音驦。 《玉篇》露凝也。 《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 《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 《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𠀤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 《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