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惧


   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成语注音 ㄔㄥˊ ㄏㄨㄤˊ ㄔㄥˊ ㄐㄨˋ
成语简拼 chc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誠惶誠懼
成语英文 with reverence and awe
成语组合  ABAC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成语典故

见“诚惶诚恐”。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03:“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顿首顿首,谨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 实在,的确:~然。~有此事。

恐惧:~怖。~恐。~惧。~~。~惑(疑惧)。~窘。~遽。惊~。~~不可终日。

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 实在,的确:~然。~有此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皇。 《說文》恐也。从心皇聲。 《後漢·杜詩傳》蕭廣縱暴,百姓惶擾。  又《集韻》雨方切,音王。義同。 《說文》長箋》皇訓大,故从皇。通借用皇。漢書皇恐譌作主臣,艸書皇字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