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功罚罪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ǎng gōng fá zuì
成语注音 ㄕㄤˇ ㄍㄨㄥ ㄈㄚˊ ㄗㄨㄟˋ
成语简拼 sgf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賞功罰辠
成语英文 give rewards for good service and punishments for fault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成语示例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与死者发丧,周给其家属,赏功罚罪,以安众心,畜养锐气,再进兵战许。”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成语典故

奖励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宋.司马光《体要疏》:“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元.无名氏《射柳捶丸》三折:“陈纲纪赏功罚罪,受黜陟同荷圣恩。”《隋唐演义》五○回:“与死者发丧,周给其家属,赏功罚罪,以安众心,畜养锐气,再进兵伐许。” 并列 奖励有功人员,处罚犯罪的人员。《三国演义》14回:“~,并听曹操处置。”△褒义。用于军事、政务方面。→赏罚分明 赏善罚恶 ?赏不当功赏罚不当。也作“赏高罚下”、“赏劳罚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功』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罪』

《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