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劳罚罪


   见“赏功罚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ǎng láo fá zuì
成语注音 ㄕㄤˇ ㄌㄠˊ ㄈㄚˊ ㄗㄨㄟˋ
成语简拼 slf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賞勞罰辠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赏功罚罪”。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成语典故

见“赏功罚罪”。《三国演义》44回:“吾今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并不徇纵。”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罪』

《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