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善罚恶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ǎng shàn fá è
成语注音 ㄕㄤˇ ㄕㄢˋ ㄈㄚˊ ㄜˋ
成语简拼 ssfe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賞善罰惡
成语英文 reward the good and punish the wicked(bless the good and punish the evil)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成语示例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鸷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成语典故

奖赏好的,惩罚坏的。《诗.小雅.瞻彼洛矣序》:“《瞻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云笈七签》卷八九:“行善益筭,行恶夺筭,赏善罚恶,各有职司,报应之理,毫分无失。” 并列 奖赏好的,处罚坏的。汉·贡禹《赎罪》:“~,不阿亲戚。”元·无名氏《刘弘嫁婢》楔子:“贫道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职掌人间~录料长短之事。”△褒义。用于执法方面。→赏罚分明赏罚严明 ?赏罚不信 赏罚不明。 也作“赏善罚否”。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不好:~感。~果。~劣。~名。丑~。 凶狠:~霸。~棍。险~。凶~。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噁)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善』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