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路途遥远。
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形容路途遥远。鲁迅《彷徨.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又《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那时我想:炖牛肉吃,在中国就可以,何必路远迢迢,跑到外国来呢?” 主谓 迢,路途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例]每逢圩日,十里八乡的老乡~地都上这儿赶集。△用于形容路程。 →千里迢迢 ?近在咫尺 近在眉睫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 种类:一~货色。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车:筚~。乘~。 姓。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时间长:~古。~祖。长~。永~。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深奥:言近旨~。 姓。
避开:近君子,~小人。
远,高远的样子:~远。~递。千里~~。
远,高远的样子:~远。~递。千里~~。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賂。 《說文》道也。 《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 《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 《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 《爾雅·釋宮》路,旅途也。 《註》途卽道也。 《又》一達謂之道路。 《註》長道。 又《爾雅·釋詁》路,大也。 《詩·大雅》厥聲載路。 《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又車也。 《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傳》路,車也。 《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 《註》王在焉曰路。 《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 《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 《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又鼓也。 《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註》路鼓,四面鼓也。 又弓也。 《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又傾𡉏貌。 《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 《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又與輅同。 《禮·月令》乗鸞路。 《釋文》路本又作輅。 又姓。 《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又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 《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迢』《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條。 《說文》迢遰也。 《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又《集韻》迢迢,高貌。
『迢』《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條。 《說文》迢遰也。 《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又《集韻》迢迢,高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