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


   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成语注音 ㄊ一ㄠˋ ㄌ一ㄤˊ ㄒ一ㄠˇ ㄔㄡˇ
成语正音 “丑”,不能读作“cǒu”。
成语简拼 tlxc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跳樑小醜
成语英文 a clown
成语法文 piètre agitateur(fauteur de troubles)
成语俄文 фарсёр и клоун(жáлкий клоун)
成语日文 空騒(からさわ)ぎばかりで,たいした力(ちから)のない悪人(あくにん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示例


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成语典故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猩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跳梁:亦作“跳踉”,指腾跃跳动。小丑:卑鄙无耻的小人。“跳梁小丑”,喻指上窜下跳,猖狂捣乱而又成不了大气候的坏家伙。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这些跳梁小丑,真是何足道哉!” 偏正 跳梁,即“跳踉”,蹦蹦跳跳。小丑,指小人。上蹿下跳,兴风作浪而又没有多大能耐的坏人。语本《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贪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又《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叶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们在跺脚舞手地高喊。”△贬义。多用于描写人。→幺麽小丑?正人君子。 也作“小丑跳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越过:~班。~棋。~槽。 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古同“逃”。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姓。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时间短:~坐。~住。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 妾:~房。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 相貌难看:~陋。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跳』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 《說文》蹶也。一曰躍也。 《博雅》上也。 《釋名》條也,如草木枝條務上行也。 《莊子·逍遙遊》東西跳梁。 《史記·司馬相如傳》馳波跳沫。 《王褒·洞簫賦》跳然復出。 《類篇》或作𨃜。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與逃通。 《前漢·高帝紀》漢王跳。 《註》如淳曰:音逃。謂走也。  又徒了切,音窕。 《類篇》挑戰。  又徒弔切,音調。行貌。

『梁』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水橋也。 《禮·月令》孟冬謹關梁。 《詩·大雅》造舟爲梁。 《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 《詩·衞風》在彼淇梁。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 《詩·齊風》敝笱在梁。 《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  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 《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 《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 《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 《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 《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 《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 《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 《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 《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 《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 《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 《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又都梁,香草名,澤蘭也。 《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又姓。 《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

『小』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𠀤蕭上聲。 《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 《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 《玉篇》細也。 《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又《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又狹隘也。 《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又輕之也。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又《詩·邶風》慍于羣小。 《註》小,衆妾也。  又《韻輯》白小,魚名。  又叶蘇計切,音細。 《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丑』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𠀤音醜。十二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 《山海經》女丑之尸。 《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齒九切,犨上聲。 《說文》可惡也。 《詩·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醜。 《傳》醜,惡也。 《左傳·文十八年》醜類惡物。 《註》醜,亦惡也。 《前漢·項羽紀》項王爲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又《釋名》臭也,如臭穢也。  又惡之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惡直醜正,實蕃有徒。 《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旣醜有夏,復歸於亳。  又相惡也。 《戰國策》又身自醜於秦。 《註》自醜於秦,與秦惡也。  又羞也。 《史記·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  又《韓非傳》在知飾所說之所敬,而滅其所醜。 《註》索隱曰:謂人主有所避諱而醜之,游說者當滅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惡也。 《前漢·五行志》或形貌醜惡,亦是也。 《淮南子·說山訓》不求美,又不求醜,則無美無醜矣。  又類也。 《易·漸卦》夫征不復,離羣醜也。 《疏》醜,類也。 《孟子》地醜德齊。  又衆也。 《詩·小雅》執訊獲醜。 《箋》醜,衆也。 《左傳·定四年》將其醜類。 《註》醜,衆也。  又比也。 《禮·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 《註》醜,猶比也。  又《揚子·方言》醜,同也。東齊曰醜。  又山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 《註》醜塗,亦山名也。  又《禮·内則》鼈去醜。 《註》醜,謂鼈竅也。  又姓。 《後漢·袁術傳》有醜長。  又複姓。 《西秦錄》有下將軍醜門于第。  又《諡法》怙威肆行曰醜。 《晉書·何曾傳》曾驕奢過度,宜諡繆醜。  又《韻補》叶敞呂切,音杵。 《易林》東家中女,嫫母敢醜。三十無家,媒自勞苦。 《集韻》或作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