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为已甚


   过:过分;为:做;已甚:过头。做得太过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ò wéi yǐ shèn
成语注音 ㄍㄨㄛˋ ㄨㄟˊ 一ˇ ㄕㄣˋ
成语简拼 gwy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過為已甚
成语英文 go beyond the mark(go too far)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过:过分;为:做;已甚:过头。做得太过分。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态自然平复,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过为已甚。(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成语典故

述宾 做得太过分了。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态自然平复,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为,不读作wèi。△贬义。用于描写取法不当。→过犹不及 矫枉过正 ?不为已甚 恰如其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太,过:不为~甚。 同“以”。

很,极:~好。~快。 超过:日~一日。 方言,什么:~事?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至。~或。

同“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已』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𠀤音以。 《玉篇》止也,畢也,訖也。 《廣韻》成也。 《集韻》卒事之辭。 《易·損卦》已事遄往。  又《玉篇》退也。 《廣韻》去也,棄也。 《書·堯典》試可乃已。 《論語》三已之。  又太也。 《廣韻》已,甚也。 《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 《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又《廣韻》過事語辭。 《史記·灌夫傳》已然諾。 《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又《類篇》語已也。 《增韻》語終辭。 《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又踰時曰已而。 《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又與以通。 《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又《廣韻》《集韻》𠀤羊吏切,音異。義同。

『甚』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鴆切,音任。 《說文》尤安樂也。 《廣韻》劇過也。 《韻會》尤也,深也。 《易·繫辭》其道甚大,百物不廢。 《詩·小雅》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淮南子·修務訓》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  又《唐韻》常枕切《集韻》《韻會》食荏切《正韻》食枕切,𠀤音忍。義同。 《潘岳·關中詩》主憂臣勞,孰不祇懍。愧無獻納,尸素以甚。叶上寢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