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还淳


   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ǎn pǔ huán chún
成语注音 ㄈㄢˇ ㄆㄨˇ ㄏㄨㄢˊ ㄔㄨㄣˊ
成语简拼 fph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返朴還湻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务须去邪从正,返朴还淳。”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成语典故

朴:质朴。淳:淳正。返回到人类原始的淳正质朴的风气上来。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返朴还淳。” 见“返朴归真”。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回,归:往~。~航。~工。~青(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转绿并恢复生长)。~销。~修。~还(huán )。流连忘~。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姓。

朴实:~朴。~厚。~古。~风(质朴敦厚的风气)。 成对。 古同“醇”,酒味厚、纯。

浇灌:“~而渍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返』

《廣韻》甫遠切《集韻》《韻會》府遠切,𠀤音反。 《說文》還也。 《玉篇》復也。 《前漢·董仲舒傳》返之于天。 《註》謂還歸之也。  又《伍被傳》往者不返。 《註》言不復來也。  又叶補臠切,音扁。 《秦嘉詩》遣車迎子還,空去復空返。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又叶孚絢切,翻去聲。 《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逾延。望䆗窱以徑庭,眇不知其所返。延讀去聲。 《韻會》通作反。

『朴』

《唐韻》《集韻》《韻會》𠀤匹角切,音璞。 《說文》木皮也。 《徐曰》藥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 《本草別錄》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與樸同。 《史記·文帝紀》示敦朴爲天下先。  又《戰國策》范雎曰:鄭人謂玉未理者樸,周人謂䑕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離也。  又《正韻》匹各切。  又《集韻》匹𠋫切,音踣。義𠀤同。  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  又《集韻》披尤切,音䬌。夷姓。 《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舉巴夷來附。  又叶蒲沃切,音僕。 《陳琳·瑪瑙勒賦》太上去華尚素朴兮,所貴在人匪金玉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匹角切,音璞。 《說文》作檏。木素也。 《徐曰》土曰坏,木曰檏。 《書·梓材》旣勤樸斲,惟其塗丹臒。  又凡器未成者,皆謂之樸。 《爾雅·釋器》木謂之剫,玉謂之雕。 《郭註》皆治樸之名。  又質也。 《禮·郊特牲》素車之乘,尊其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木切,音卜。 《詩·大雅》芃芃棫樸。 《傳》樸,枹木。 《箋》白桵相樸屬而生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 《註》樸屬,猶附著堅固也。  又《集韻》普木切,音扑。 《張衡·東京賦》遵節儉,尚素樸。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  又堅木也。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木密也。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樸𠟼,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武威郡。  又《唐韻》普故切,音舖。 《淮南子·精神訓》明白太素,無爲復樸。

『还』

《篇海類編》音浮。  又音否。俗作還字,非。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𠀤音環。 《說文》復也。 《玉篇》反也。 《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 《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 《註》還,猶退也。 《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 《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 《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 《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 《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𠀤音旋。與旋同。 《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 《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 《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 《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 《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 《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 《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淳』

《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純。淸也,樸也。 《張衡·思𤣥賦》何道眞之淳粹兮。 《註》不澆曰淳。  又沃也。 《周語》王乃淳濯饗醴。  又大也。 《班固·幽通賦》黎淳耀於高辛兮。  又兵車之耦曰淳。 《左傳·襄十一年》鄭伯賂晉侯,廣車軘車淳十五乗。  又鹹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表淳鹵。 《註》淳鹵,埆薄之地。 《正義》淳鹵,地薄,故表之,輕其賦稅。  又淳淳,流動貌。 《莊子·則陽篇》禍福淳淳。  又《集韻》朱倫切,音諄。漬也,沃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淳而漬之。 《註》淳,沃也。  又主尹切,音準。布帛廣幅也。與純通。 《周禮·地官》質人壹其淳制。 《註》淳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