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进退两难。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犹进退两难。章炳麟《訄书.学隐》:“进退跋疐,能事无所写,非施之训诂,且安施邪?” 见“进退两难”。章炳麟《訄书·学隐》:“~,能事无所写,非施之训诂,且安施邪?”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 脱落:~色。~毛。减~。 和柔的样子:~然。 迟缓,畏缩:“求也~”。
翻山越岭:~涉。 踩,践踏:~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文。~语。序~。
阻擋,限止。《説文•叀部》:“疐,礙不行也。”《廣韻•至韻》:“疐,頓也。” 牽絆;顛仆。也作“躓”。《爾雅•釋言》:“疐,仆也。”又“疐,跲也。”
用同“蒂”。瓜果的蒂部。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 《集韻•霽韻》:“疐,去本也。” 通“嚏”。打噴嚏。《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厲》:“鼻腔壞,刺其鼻不疐。”。《説文•口部》:“嚔,悟解气也。”《玉篇•口部》:“嚔,噴鼻也。”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 《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 《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註》淺紅也。 又𨓤。 《玉篇》古文退字。註詳辵部六畫。
『跋』《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魃。 《說文》蹎跋也。 《玉篇》跋𨇨,行貌。 《詩·鄘風》大夫跋涉。 《傳》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釋文》韓詩云: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又《詩·豳風》狼跋其胡。 《傳》跋,躐也。 又《類篇》本也。 《禮·曲禮》燭不見跋。 《註》跋,本也。 《疏》本,把處也。 又《前漢·揚雄傳》跋犀犛。 《註》張晏曰:跋,躡也。師古曰:反戾也。 又《後漢·崔駰傳》黎共奮以跋扈兮。 《註》跋扈,强梁也。 又《篇海》足後爲跋。故書文字後曰跋。 又姓。 《五代名畫補遺》跋異,汧陽人。 又《集韻》《正韻》𠀤北末切,音撥。義同。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與䟺同。詳䟺字註。 又《韻補》叶蒲麥切。 《蘇軾·趙康靖公𥓓銘》遂授以政,歷佐三葉。濟于艱難,不疐不跋。
『疐』《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正韻》支義切,𠀤音至。頓也。 《說文》礙不行也。人欲去而止之也。 又頓也,跲也。 《爾雅·釋言》疐,仆也。 《詩·豳風》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傳》疐,跲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 《疏》退則跲其尾,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 又《廣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𠀤與蔕同。 《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 《疏》謂治棗李,皆去其疐。疐者,柢也。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爲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爲大夫累之,士疐之。 《疏》疐謂脫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