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路穷


   犹言进退无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ìn tuì lù qióng
成语注音 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ㄌㄨˋ ㄑㄩㄥˊ
成语简拼 jtlq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進退路窮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进退无路。



成语示例


《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成语典故

犹进退无路。《晋书.苻坚载记下》:“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见“进退无门”。《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腹背受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入,往里去:~见。~谒。~谗。 吃,喝:~食。~餐。滴水未~。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奉上,呈上:~言。~奉。~献。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 脱落:~色。~毛。减~。 和柔的样子:~然。 迟缓,畏缩:“求也~”。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 种类:一~货色。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车:筚~。乘~。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退』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 《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 《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註》淺紅也。  又𨓤。 《玉篇》古文退字。註詳辵部六畫。

『路』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賂。 《說文》道也。 《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 《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 《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 《爾雅·釋宮》路,旅途也。 《註》途卽道也。 《又》一達謂之道路。 《註》長道。  又《爾雅·釋詁》路,大也。 《詩·大雅》厥聲載路。 《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又車也。 《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傳》路,車也。 《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 《註》王在焉曰路。 《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 《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 《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又鼓也。 《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註》路鼓,四面鼓也。  又弓也。 《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又傾𡉏貌。 《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 《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又與輅同。 《禮·月令》乗鸞路。 《釋文》路本又作輅。  又姓。 《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又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 《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