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在望


   在望:在望中;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áo yáo zài wàng
成语注音 一ㄠˊ 一ㄠˊ ㄗㄞˋ ㄨㄤˋ
成语正音 “望”,不能读作“wǎng”。
成语简拼 yyzw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遥遥在朢
成语组合  AABC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在望:在望中;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成语示例


走了这么远的山路,目的地终于遥遥在望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成语典故

偏正 远远的可以看得见了。赵淑侠《春江》:“一招头,贝克家那幢尖顶、白墙,绿色的百叶窗被成群的大树半遮着的古典式房子,已经~了。”△多用于描写视线中有较远距离的物体。→隐约可见?杳无踪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存,居:存~。健~。青春长~。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拜访:看~。拜~。探~。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向,朝着:~东走。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埋怨,责备: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望』

《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𧧄。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 《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 《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 《趙岐註》慚愧之貌也。 《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 《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 《書·舜典》望于山川。 《傳》皆一時望祭之。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 《詩·小雅》萬夫所望。 《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 《易·小畜》月幾望。 《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 《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