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凶趋吉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ì xiōng qū jí
成语注音 ㄅ一ˋ ㄒㄩㄥ ㄑㄨ ㄐ一ˊ
成语简拼 bxq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避凶趨吉
成语英文 conduct oneself so as to avoid impending trouble and seek good luck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就是想请教他一条避凶趋吉的路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成语典故

避开凶险,归向吉祥。宋.王观国《学林.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醒世姻缘传》五六回:“却说狄希陈真是个不识眉眼高低、不知避凶趋吉的呆货!”亦作“趋吉避凶”。《三国演义》六二回:“吾等问于高明之人,当趋吉避凶。”《红楼梦》四回:“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亦作“趋吉逃凶”。明.张凤翼《灌园记.田单铁笼》:“即墨近城东,不须忧恐,趋吉逃凶,仗剑当陪奉,管取平安保我宗。” 见“趋吉避凶”。《醒世姻缘传》56回:“却说狄希陈真是个不识眉眼高低,不知~的呆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防止:~免。~孕。~嫌。~雷针。

不幸的,不吉祥的:吉~。~信。 庄稼收成不好:~年饥岁。 恶:~暴。~恶。~顽。~相(xiàng )。~神恶煞。 关于杀伤的:行(xíng )~。帮~。 厉害,过甚:雨~风狂。

快走:~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大势所~。 鹅或蛇伸头咬人。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光性。

古同“促”,催促;急速。

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利。~祥。逢凶化~。~光片羽(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吉利的日子:择~。 善,贤,美:~人(善良,有才德的人)。~人天相。 中国吉林省的简称:~剧。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毗義切,音鼻。 《玉篇》迴避也。 《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 《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 《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 《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 《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吉』

《唐韻》居質切《集韻》《韻會》《正韻》激質切,𠀤音拮。 《說文》善也。 《廣韻》吉利也。 《書·大禹謨》惠迪吉。  又朔日曰吉。 《詩·小雅》二月初吉。 《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  又州名。 《韻會》漢豫章地,隋置吉州。  又姓。 《廣韻》出馮翊尹吉甫之後。漢有漢中太守吉恪。  又《集韻》極乙切,音佶。本作姞,姓也。  又《集韻》謹也。  又《集韻》《韻會》𠀤其吉切,音咭。亦姓也。 《詩·小雅》彼君子女,謂之尹吉。 《箋》吉讀爲姞。尹氏,姞氏,周室昏姻之舊姓也。○按《釋文》吉,毛讀如字。鄭讀爲姞,其吉反,又其乙反,三音皆可讀。  又《唐韻正》叶音髻。 《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之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象太一。能輕能重,知凶識吉。一叶於二反。 《徐勉·萱草賦》亦曰宜男,加名斯吉。華而不豔,雅而不質。隨晦明而舒卷,與風霜而榮悴。質叶音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