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酩酊:沉醉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山季伦之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时人为之歌曰:‘山公出何去,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形容醉得厉害。《隋唐演义》八二回:“果见李白学士占着一付临街座头,桌上瓶中供着一枝儿绣球花,独自对花而酌,已吃得酩酊大醉,手中尚持杯不放。” 偏正 酩酊,大醉的样子。形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山季伦……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恒言此是我高阳池。故时人为之歌曰:‘山公出何去,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噶尔丹营帐内,噶尔丹还在饮酒,但已~。”△多用于指过度饮酒。→烂醉如泥玉山自倒。也作“酩酊烂醉”、“酕醄大醉”。
〔~酊(dǐng)〕醉得迷迷糊糊的,如“~~大醉”。
医药上用酒精和药物配制而成的液剂:~剂。碘~。颠茄~。
见“酩酊”。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汉。~鬼。~意。~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生梦死。~翁之意不在酒。 沉迷,过分爱好:~心。沉~。陶~(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用酒泡制的:~枣。~虾。~蟹。
《唐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𠀤音茗。 《說文》酩酊,醉也。詳前酊字註。 又《鄴中註》寒食爲醴酩,又煑粳米及麥爲酩。 《前漢·鼂錯傳》食肉而飮酩。 《集韻》或作佲、𠋶。通作茗。
『酊』《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正韻》都領切,𠀤音頂。 《說文》酩酊,醉也。 《集韻》酩酊,醉甚。 《襄陽兒童歌》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又《韻會》通作艼。 《晉書·山𥳑傳》作茗艼。
『大』《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將遂切,音檇。 《正韻》爲酒所酣曰醉。 《書·酒誥》德將無醉。 《詩·大雅》旣醉以酒。 又心醉。 《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 《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又骨醉。 《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又心和神全曰醉。 《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又《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 《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 《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 《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