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iě chǔ mó zhēn
成语注音 ㄊ一ㄝˇ ㄔㄨˇ ㄇㄛˊ ㄓㄣ
成语简拼 tcm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示例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成语典故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后世谚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即本此事。后常以此勉励人刻苦用功,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功到自然成。《醒世恒言》卷十四:“金瓶落井全无信,铁枪磨针尚少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砧~。~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用长形的东西戳:~了他一拳。

摩擦:~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 阻碍,困难:~难(nàn)。好事多~。 消耗,消灭:~损。~耗。~灭。 拖延,耗时间:~缠。~功夫。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电~。~盘。~坊(亦作“磨房”)。推~。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面。~米。~豆腐。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不过车来。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用针扎治病:~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杵』

《唐韻》《韻會》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𠀤音處。 《說文》舂杵也。 《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杵臼之利,萬民以濟。 《禮·雜記》杵以梧。 《註》所以擣也。  又砧杵,槌衣具。 《儲光羲·田家雜興詩》秋山響砧杵。  又《前漢·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磨』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𠀤音摩。 《說文》本作䃺。 《爾雅·釋器》石謂之磨。 《詩·衞風》如琢如磨。  又去聲。 《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𠀤音塺。 《說文》石磑也。 《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 《天文志》如蟻旋磨。  又《韻會》通作摩。 《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 《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 《梅福傳》厲世摩鈍。  又地名。 《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