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冰炊砾


   语本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比喻徒劳无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òu bīng chuī lì
成语注音 ㄌㄡˋ ㄅ一ㄥ ㄔㄨㄟ ㄌ一ˋ
成语简拼 lbc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鏤冰炊礫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语本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比喻徒劳无益。



成语示例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宋·刘克庄《满江红》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成语典故

语出宋 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比喻徒劳无益。宋 刘克庄《满江红》词:“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 并列 雕刻冰块,煮石头。比喻徒劳无益。语本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宋·刘克庄《满江红》词:“楮叶工夫,辛苦似,~。”△贬义。用于表示徒劳的行为。→镂冰雕朽 镂尘吹影 镂脂翦楮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雕刻:~花。~刻。~空。~骨铭心(喻感激或牢记不忘)。~月裁云(喻巧夺天工的制作)。~尘吹影(喻徒劳)。 可供刻镂用的刚坚的铁。 古同“漏”,孔穴。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烧火做饭:~事。~烟。巧妇难为无米之~。

小石,碎石:~石。砂~。瓦~。~漠(地表几乎全为砾石所覆盖,没有土壤,植物稀少的地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冰』

《唐韻》筆陵切《集韻》《韻會》悲陵切,𠀤逼平聲。 《說文》本作仌。 《徐曰》今文作冰。 《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 《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 《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  又《爾雅·釋器》冰,脂也。 《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 《疏》脂膏一名冰脂。  又矢筩蓋曰冰。 《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 《註》冰,櫝丸蓋。 《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  又《集韻》《正韻》𠀤魚陵切,音凝。同凝。 《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又《集韻》讀去聲,逋孕切。 《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 《註》謂涕著須而凝也。 《李商隱詩》碧玉冰寒漿。  又《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 《𨻰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炊』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𠀤音吹。 《說文》爨也。从火,吹省聲。 《揚子·方言》爨,齊謂之炊。 《公羊傳·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又《史記·封禪書》先炊之屬。 《註》正義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于炊鼻。  又與吹同。 《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 《註》與吹同。詳口部吹字註。  又《集韻》《類篇》𠀤尺僞切,吹去聲。炊累,動升也。 《莊子·在宥篇》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 《註》炊去聲。或作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