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闲情逸致”。
茅盾《幻灭》:“他们都是儿女成行,并且职务何等繁剧,尚复有此闲情逸趣,更无怪那班青年了。”
同“闲情逸致”。茅盾《幻灭》十:“他们都是儿女成行,并且职务何等繁剧,尚复有此闲情逸趣,更无怪那班青年了。” 见“闲情逸致”。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妹妹,你同意我谈的这些问题吗?你怀疑我有这样~吗?”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 私意:~面。说~。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跑,逃跑,逃~。奔~。 散失:~散。~史。~事。~闻。 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 超过一般:超~。~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淫~。
意向:志~。旨~。 趣味,使人感到愉快:兴~。乐~。情~。雅~。妙~。相映成~。~事。~味。
古同“促”,催促;急促。
《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𠀤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 《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 《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 《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情,實也。 《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又叶慈良切,音牆。 《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𥦬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逸』《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𠀤音佚。 《廣韻》失也,過也。 《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 《註》過失也。 又《廣韻》奔也,縱也。 《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 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 《註》縱之也。 又《正韻》隱也,遁也。 《論語》舉逸民。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 《詩·小雅》舉醻逸逸。 又《韻會》通作佚。 《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與軼通。 《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集韻》逸,古作𤖍。註詳辵部八畫。
『趣』《廣韻》《集韻》《韻會》𠀤七句切,音娶。 《說文》疾也。 《博雅》遽也。 《廣韻》趣向。 《易·繫辭》變通者,趣時者也。 《詩·大雅》左右趣之。 《音義》趣,七喻反。 《傳》趣,趍也。 《箋》左右之諸臣,皆促疾於事。 《朱傳》趣之,趣向也。 又《孝經序》會五經之指趣。 又《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諸趣。 又《集韻》《韻會》𠀤此苟切,音㔌。 《書·立政》趣馬。 《傳》趣,七口反。掌馬之官。 《詩·小雅》蹶維趣馬。 《箋》掌王馬之政。 《疏》七走反。 《周禮·夏官·趣馬註》趣馬,趣養馬者也。 又《集韻》趨玉切,音促。 《禮·月令》乃趣獄𠛬。 《史記·項羽紀》數使使趣齊兵。 又《前漢·灌夫傳》局趣效轅下駒。 《註》應劭曰:局趣,䠞小貌。 又《廣韻》側九切。與棷同。夜戒守有所擊也。 又《集韻》將侯切,音陬。義同。 又與趨通。 《禮·月令》命有司趣民收斂。 《釋文》本又作趋,音促。 《周禮·地官·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 《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 又《韻補》叶千𠋫切,意也。 《張衡·東京賦》奢不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李善本作趍,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