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隔靴搔痒”。
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同“隔靴搔痒”。清 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见“隔靴搔痒”。清·钱大昭《迩言》卷6:“《朱子语类》云:……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
遮断:~开。~离。~绝。~断。阻~。 相去有一段距离:~壁。~年。~行(háng )。~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墙有耳。 思想感情有距离:~阂。~膜。~心。
有长筒的鞋:~子。马~。皮~。棉~。
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虫类行走:~行。~虫(爬行动物)。~泳。 攀登:~高。~升。~山。往上~(讽刺追求功名的人)。 搔:~痒。~搔(“搔”读轻声)。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𠀤音膈。 《說文》障也。 《玉篇》塞也。 《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 《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又通作鬲。 《荀子·大略篇》鬲如也。 《註》謂鬲絕於上。 《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 《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 《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又與融通。 《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 《註》隔,一作融。
『靴』《集韻》呼𦚢切,音𢪎。 《說文》鞮屬。 《玉篇》靸也。亦履也。 《隋書·禮儀志》惟褶服以靴。靴,履也。取便於事,施於戎服。 《廣韻》本作鞾。 《集韻》亦作𩍇𡲲屨。
『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巴切,音琶。 《廣韻》搔也。 《韓愈·進學解》𤓶羅剔抉。 又《月蝕詩》𤓶沙脚手鈍。 又姓。 《廣韻》本杞東樓公之後,避難攺焉,西魏襄州刺史爬秀。 《廣韻》或作把。 《韻會》或作杷。
『痒』《唐韻》似陽切《集韻》徐羊切,𠀤音詳。 《說文》瘍也。 又《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 《博雅》痒,病也。 《詩·小雅》癙憂以痒。 《傳》痒,病也。 又《大雅》稼穡卒痒。 又與瘍同。創也。 《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疾。 《後漢·律曆志》春分,晷長七尺二寸四分,當至不至,多病耳痒。 又《廣韻》餘兩切《集韻》以兩切《韻會》下朗切,𠀤音養。 《玉篇》痛痒也。 《廣韻》皮痒。 《集韻》膚欲搔也。 《抱朴子塞難卷》人不能自知其體老少痛痒之何故。 又《集韻》或作癢。通作養。詳後癢字註。 又《集韻》弋亮切,音漾。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