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鞋布袜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īng xié bù wà
成语注音 ㄑ一ㄥ ㄒ一ㄝˊ ㄅㄨˋ ㄨㄚˋ
成语简拼 qxbw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青鞵布襪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某则不然,青鞋布袜,即日行矣。(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成语典故

指平民的装束。常形容归隐的生活。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亦作“布袜青鞋”。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换布袜青鞋,一只扁舟载。” 并列 穿着青布鞋和布缝的袜子。旧时指平头百姓的装束。比喻隐士的田园生活,或朴素的生活方式。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 ~从此始。”△褒义。多用来形容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的品格。→青衣小帽 ?绫罗绸缎。 也作“布袜青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布。~线。~衫。~衣。 喻年轻:~年。~春。~工。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穿在脚上便于走路的东西:皮~。~袜。~帮。~面。~底。~油。~匠。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古代的一种钱币。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流传,散播:~道。~施。 做出安排:~置。~景。~局。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鞋』

《廣韻》《集韻》𠀤戸佳切,音膎。 《釋名》鞋,解也。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 《玉篇》本作鞵。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系也。  又公蛙切,音媧。車上系。

『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故切,音抪。 《說文》布枲,織也。 《廣韻》布,帛也。 《小爾雅》麻紵葛曰布。 《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 《易·說卦》坤爲布。 《詩·衞風》抱布貿絲。 《傳》布,幣也。 《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 《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 《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 《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 《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 《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𨻰列也。 《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 《傳》皆𨻰四黃馬朱鬣,以爲庭實。 《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 《註》布,𨻰也。  又《廣雅》布,散也。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註》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 《註》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 《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 《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 《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 《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 《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 《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 《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又複姓。 《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 《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 《註》徐廣曰:尃,古布字。 《漢書》作布。

『袜』

《唐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𠀤音末。 《廣韻》袜肚。 《類篇》所以束衣也。 《隋煬帝詩》錦袖淮南舞,寶袜楚宮腰。  又《集韻》勿發切,音韈。 《類篇》同襪。 《玉篇》脚衣。 《漢·雜事秘辛》約縑迫袜,收束微如禁中。 《唐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𠀤音韈。 《類篇》足衣。 《釋名》襪,末也,在脚末也。 《飛燕外傳》衣故短繡裙、小袖、李文襪。 《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干祿字書》本作韈,通作襪,別見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