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肌瘦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iàn huáng jī shòu
成语注音 ㄇ一ㄢˋ ㄏㄨㄤˊ ㄐ一 ㄕㄡˋ
成语正音 “肌”,不能读作“jǐ”。
成语简拼 mhj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靣黄肌瘦
成语英文 flesh emaciated and face yellow
成语俄文 голодный и болезненный вид
成语日文 顔色が悪くやせている様子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成语示例


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成语典故

面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元.杨梓《霍光鬼谏》一折:“觑着他狠似豺狼,蠢似猪羊,眼嵌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爷饭娘羹娇养,夫贵妻荣休望。”《水浒传》六回:“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三侠五义》四九回:“及至叫他抬起头来,却是面黄肌瘦,形如病夫。” 并列 脸色蜡黄,肌肉瘦瘪。形容人衰弱多病或营养不良的样子。高和《越轨诉讼》:“在她的想像里进了监狱如同进了地狱,不知黑头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她想像着黑头被剃光脑袋,一身黑衣黑裤,~,双眼呆滞,戴着手铐脚镣的模样。”△贬义。用于描写人的神情外貌方面。→鸠形鹄面 骨瘦如柴 形容枯槁 形销骨立 面有菜色 面如土色 ?方面大耳 面如满月 面如凝脂 肥头大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肤。~理。心~。随意~。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溜(“溜”读轻声)。~弱。~小。~削。~俏。~长(cháng )。~瘪。消~。清~。~骨嶙峋。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了。 细削,单薄:字小而~。 土地瘠薄:~瘠。 遒劲有骨力:书贵~硬。水清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面』

《唐韻》《集韻》《韻會》𠀤彌箭切,音偭。 《說文》本作𠚑,顏前也。从𦣻,象人面形。 《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又見也。 《禮·曲禮》夫爲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註》反言面者,從外來,宜知親之顏色安否。 《儀禮·聘禮》𢷤者出請事,賔面如覿幣。 《註》面,亦見也。 《周禮·秋官·司儀》私面。 《註》私覿也。  又向也。 《書·周官》不學牆面。 《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 《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  又《玉藻》唯君面尊。 《註》面,猶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面朝後市。  又《廣韻》前也。 《儀禮·士冠禮》覆之面葉。 《註》面,前也。  又《韻會》方面,當四方之一面也。 《書·顧命》大輅在賔階面,綴輅在阼階面。 《周禮·冬官考工記》或審曲面勢。 《註》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勢之宜。 《史記·留侯世家》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又《韻會》相背曰面。 《史記·項羽紀》馬童面之。 《註》如淳曰:面,不正視也。 《前漢·項羽傳註》師古曰:如淳說非也。面謂背之,不面向也。面縛亦謂反背而縛之,杜元凱以爲但見其面,非也。  又《前漢·張敞傳》自以便面拊馬。 《註》師古曰:便面,扇之類也。亦曰屛面。 《廣韻》彌箭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𠀤音眄。 《說文》麥末也。 《束析麪賦》重羅之麪,塵飛雪白。 《玉篇》蜀以桄榔木屑爲麪。 《廣雅》𥽘,謂之麪。別作麵,非是。 《正字通》俗麪字。 《齊書·禮志》永明九年正月詔,太廟四時祭,薦宣皇帝麵起餠。

『肌』

《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𠀤音飢。 《說文》肉也。 《玉篇》肌膚也。 《正韻》膚肉。 《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 《釋名》肌,懻也。膚幕堅懻也。  又密肌,蟲名。 《爾雅·釋蟲》密肌,繼。英《註》未詳。  又《韻會》或作𩨒。 《列子·黃帝篇》𩨒骨不䃣。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體也。

『瘦』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𠀤同𤸃。臞也。  又《集韻》疎鳩切,音𢯱。瘠也。 《揚子·太𤣥經》山殺瘦。